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6篇
  免费   39篇
公路运输   603篇
综合类   294篇
水路运输   190篇
铁路运输   268篇
综合运输   5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采用GSM-R移动通信系统用于列车控制后极大的提高了铁路的使用效率.但随着GSM-R系统在铁路的广泛使用,无线干扰对铁路行车安全、运行效率产生极大影响.通过京沪高铁干扰排查实例,解决京沪高铁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并进一步为干扰预防提出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52.
2014年以来。沈阳军区第40集团军先后有4个单位参加总部组织的跨区基地化训练,这4场演训活动动用车辆装备数量多、机动距离远、对抗强度大、实战氛围浓。按照“拉出清单、分析数据、总结经验”的思路,集团军组织对跨区训练部队车辆维修保障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梳理、分析总结,探索实战条件下通用车辆维修保障故障特点及器材消耗规律,对提高部队车辆装备维修保障能力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3.
湿陷等级属于Ⅰ(轻微)~Ⅱ(中等)非自重性黄土,可以通过对路基基底采用冲击压实的施工方法来提高地基强度,减少沉降量。冲击之后对1 m深度范围内土样进行检测,若平均压实度达到90%以上,平均湿陷系数小于0.015,说明湿陷性基本消失;若检测不合格可以通过继续冲击压实的施工方法,达到消除黄土湿陷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54.
春来 《商用汽车》2014,(10):99-99
第2届广州国际商用车展览会将于2014年11月20—23日在广州琶洲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举行。本展会将逢双年举办,力图打造业内权威、特色鲜明、贴近企业和行业需求的商用车展会。  相似文献   
55.
来辰 《广东造船》2013,(2):49-52
上海海事大学48000DWT远洋教学实习船"育明"号是目前世界上吨位最大、设施最先进、功能最齐全的教学实习船。它虽然以散货船为母型船,但由于舱室布置和通风管系复杂,所以挡火风闸的安装布置也较普通散货船复杂很多,基本上SOLAS公约中涉及挡火风闸的各类条款,在该教学船上均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56.
分析了现阶段公路工程建设造价投资控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外先进投资理念,针对决策阶段、建设阶段、运营阶段造价控制提出对策。根据国家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了全寿命成本理念及交通建设节约资源、有效利用土地资源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57.
58.
59.
在高桥墩桩基屈曲能量法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兼顾结构稳定、强度和经济性的优化模型,并应用优化算法中非线性序列二次规划法,进行优化设计探讨,同时给出优化设计算法流程图,编制了相应的优化计算程序;为了解桥墩高度、轴向荷载、地基比例系数和混凝土弹性模量对于高桥墩桩基屈曲的影响,结合优化设计模型进行了因素分析,探讨了参数变量对目标函数最优值的影响规律和程度,比较结果说明,在进行高桥墩桩基的屈曲受力分析时,高桥墩的大变形影响不容忽视;而一般在工程设计中,可考虑将桩周土体和混凝土弹性模量的增强作用作为设计的安全储备。  相似文献   
60.
基于模态应力恢复的汽车零部件虚拟疲劳试验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基于有限元模态分析、柔性多体动力学求解和疲劳寿命预测的相关理论,通过模态应力恢复得到了汽车零部件疲劳载荷历程,并将其应用于虚拟疲劳试验,解决了汽车设计过程中无法快速、准确预知零部件疲劳寿命的难题。该试验方法应用于某车双横臂独立前悬中的下横臂,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了该零件的预测疲劳寿命、寿命安全系数及危险部位等信息。结果表明该虚拟疲劳试验方法可作为汽车设计过程中的有效试验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