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5篇
  免费   22篇
公路运输   279篇
综合类   162篇
水路运输   105篇
铁路运输   83篇
综合运输   1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1.
2006年11月14日,太原铁路局科委组织专家组对太原北机务段主持研制的《8G型电力机车空气压缩机国产化改造》、《8G型机车压缩机电机回路加装变频器研究改造》两项科技成果进行了技术鉴定。专家组在经过现场考察、听取课题组的有关技术报告后,认为这两项科技成果运用了新技术。解决了进口机车在运用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项目技术成熟,构造新颖,结构合理,实用性强,同意通过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智能汽车的主动安全性,提出3种不同的自动紧急转向避撞跟踪控制方法。首先建立汽车避撞简化模型,对制动、转向及两者相结合的3种不同避撞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其次,为深入研究汽车避撞过程中的实际响应,建立包含转向、制动及悬架3个子系统耦合特性的底盘18自由度统一动力学模型,并进行相关试验验证。随后构建智能汽车自动紧急转向避撞控制框架,对五次多项式参考路径和七次多项式参考路径的横摆角速度和横摆角加速度进行对比分析。接着以线性2自由度转向动力学模型为参考对象,对最优控制四轮转向、最优控制前轮转向、前馈与反馈控制相结合的前轮转向3种不同的跟踪控制系统分别进行设计。最后,以汽车底盘18自由度统一动力学模型为研究对象,对上述3种避撞控制系统进行仿真试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制动避撞相比而言,转向避撞所需的纵向距离有较大降低,随着车速的增加和路面附着系数的越低,效果越明显;七次多项式参考路径比五次多项式参考路径的避撞过渡过程更为平缓,当实际车速与控制器所用车速不一致时,前者避撞性能表现更优;最优四轮转向控制系统在高、低2种不同附着路面都具有较好的避撞效果,最优前轮转向控制系统次之,而前馈与反馈相结合的前轮转向控制系统在低附着路面上则表现出严重的失稳。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25Hz站内相敏轨道电路叠加ZPW-2000A型移频电码化设备N+1 FS电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电路的修改方案,并在现场的实际设备中通过试验证明了其可行性,从而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
黄土地区浅埋暗挖地铁隧道围岩压力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黄土地区浅埋暗挖地铁隧道围岩压力特征,得出荷载在衬砌结构各部分中的分担比例,本文以西安地铁二号线为研究对象,选取2组不同围岩条件的测试断面,开展现场测试工作。对围岩与初期支护接触压力、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接触压力及二次衬砌结构应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墙脚位置初期支护与围岩之间接触压力较大,表明这二者承受大部分垂直压力;初期支护所受围岩压力随着土体强度降低而增大,且分布形式更趋于静水压力作用特点;二次衬砌作为主要支护结构承担大部分荷载,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接触压力随围岩土体强度降低而显著增大,二次衬砌在支护体系中作用也随土体强度降低而凸显;二次衬砌混凝土基本受压,拱腰及以上位置应力较大,仰拱处应力较小。  相似文献   
15.
聚丙烯改性技术及加工技术不断向工程化方向发展,以玻璃纤维增强的聚丙烯具有较低的密度、低廉的价格以及可以循环使用等优点,正在取代工程塑料与金属在汽车仪表板、汽车车身和底盘零件中的应用。目前,在国外新型汽车前端部件系统的设计和生产中,注塑成型的长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的复合材料已成为主要的材料。这种材料以前还没有被用在汽车前端部件的制造上,但是现在一些汽车生产商,尤其是欧洲的一些汽车生产商,将这种材料作为玻璃毡片增强PP(GMT)和GMT与金属共同模压的混合配件的替代品。 Borealis公司用短玻璃纤维增强PP的配混料Xmod替代长玻璃增强PP配  相似文献   
16.
为讨论高速交通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机理,在分析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以山东省高速交通建设对17个市级区域经济的影响情况为研究对象,使用面板数据模型构建指标体系.结果表明:高速交通建设会对区域经济产生较大促进作用,其中高速公路拟合系数最高,对区域经济及劳动力就业影响较大;通过对比高速铁路修建前后经济数据变化,得出高速铁路的修建对区域发展不仅具有促进作用、还能吸引大量劳动力的结论.总体看,高速交通建设对山东省17个地市的区域发展有显著影响.最后,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提出相关调控策略,为政府和区域优化二者关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风驰电掣的列车在轨道上运行,会产生巨大的风力。是否能将这种风力转化成为人类造福的电能呢?这个课题已经被美国的科学家进行过研究和试验,并已付诸实施。美国一家公司的几位研究人员设计出使用压电衬垫从运行中的列车获取能源的方案,并且已经开发出一种能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某300 000 DWT VLCC油轮为例,对其高应力区CM节点的设定、检验方式与标准、现场工艺实施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并比较了中国船级社(CCS)和英国劳氏船级社(LR)在CM节点检验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锂离子电池组容量确定方法存在的效率低、能耗高且只能离线应用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电池剩余充电电量的锂离子电池组容量快速估计方法。首先,基于充电电压曲线一致性原理,以电池组内率先充电至充电截止电压的电池单体电压曲线为基准,通过电压曲线的平移缩放与线性插值计算出各单体电池的剩余充电电量与剩余充电时间,从而实现各单体电池的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 SOC)在线估计,在此基础上实现电池组容量的快速估计。其次,在电池单体模型的基础上建立电池组的仿真模型,并在全SOC区域上对模型参数进行分段辨识。通过所建立的仿真模型得到电池组的充放电曲线,并对电池组容量进行估计。最后,对4个单体串联而成的电池组进行充电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仿真容量与估计容量误差为1.2%以内,验证了所提出的容量快速估计算法的有效性;利用所提方法估计出电池组容量与试验得到的电池组容量的误差为2.61%;该方法根据电池充电曲线的平移与缩放即可在线估计出电池组容量,可应用于新电池组容量的在线快速估计,能在保证3%估计误差的基础上将检测效率提高到传统方法的2倍以上。  相似文献   
20.
杭千高速公路大塘垄高架桥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桥在运营过程中,发现了开裂等病害,预应力空心板梁桥的开裂问题在我国高速公路桥梁中是十分普遍的。本文以大塘垄高架桥20m跨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桥的检测评定与加固实践论述该类桥梁的病害原因,病害对结构的影响,以及对病害桥梁的加固处理方法。本文研究内容可为同类桥梁的检测与加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