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8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189篇
综合类   87篇
水路运输   81篇
铁路运输   77篇
综合运输   1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411.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分类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分类系统,该系统采用传统模式识别与神经网络结合的方法,即在特征提取选择的基础上,用神经网络分类器进行分类识别。本文还针对BP算法易陷于局部极小的缺陷,提出了模拟退火法和BP的组合算法。将此分类系统用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识别,其分类性能大大优于最近邻分类器。  相似文献   
412.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可靠度设计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伍石生  武建民 《公路》2001,(10):114-119
由于路面体系属于不确定型,因此将概率方法应用到路面设计中是朱有确定型设计方法变得更趋合理的必要途径,以现有的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确定型设计方法为基础,基于Westergaard自由边界板理论和Miner疲劳积累破坏假定建立了力学模型,从而提出了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概率型设计方法,并编制了相应的可靠度计算软件(PRDHCP);同时还分析了主要设计参数的变异性对设计可靠度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413.
本文介绍了路面碾压混凝土抗冻性研究成果。通过试验研究,解决了路面碾压混凝土“引气”及“含气测量”难题,提出提高抗冻性的有效途径;通过微观结构研究,论证了“引气”提高路面碾压混凝土抗折强度及抗冻性的机理。  相似文献   
414.
415.
提出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IPv6地址自动配置方案,给出全IP通信传感器节点的IPv6地址格式,并将无状态地址分配策略与有状态地址分配策略有机地结合,提出无线传感器网络IPv6地址自动配置方案。本文从重复地址检测开销、地址配置总开销及地址配置总延迟时间3方面对此方案与Strong DAD及MANETConf的性能参数进行比较分析,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416.
混凝土裂缝问题长期以来困扰着工程界的技术人员,为解决混凝土裂缝问题,设计、施工、材料等方面都采取了种种措施,但裂缝还是经常产生虽然细小的裂缝不会对结构的安全性带来严重影响,但是,如能控制混凝土不产生裂缝,就会大大提高混凝土工程的耐久性和抗渗漏水或抗腐蚀性介质对钢筋的锈蚀能力。  相似文献   
417.
为了实现内燃动车的节能减排目的,西日本铁路公司进行了一种混合动力内燃动车的研发。文章介绍了这种混合动力内燃动车的动力系统的结构特点、运行模式及试验和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418.
铁路新线建设过程中,选则线路走向格外得要。特别是在很多敏感地区,铁路走向很可能对沿线环境产生影响。因此,在铁路选线过程中,尽可能降低铁路对沿线环境的影响,实现铁路与沿途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便成为了绿色选线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19.
温州市在大拆大整过程中形成了大量建筑垃圾,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分析研究建筑固体废弃物再生产品的特点及性能指标,及其在市政工程、建筑工程、景观工程等建筑物、构筑物、铺设物中的具体适用部位和场合,以期能为温州市及相关地区对建筑固体废弃物再生产品在各类建设工程中的应用提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420.
采用常规顶升工艺更换桥梁支座需在交通封闭或临时限载的情况下进行,但随着社会发展,交通压力越来越大,许多城市快速路不允许通过交通封闭或限流来更换桥梁支座.针对该难点,研发出一种开放交通条件下计算机智能控制同步顶升更换支座系统.该系统不仅解决了不封闭交通施工的难题,也缓解了传统施工方式与低社会影响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