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6篇
公路运输   144篇
综合类   96篇
水路运输   14篇
铁路运输   10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基于TOD的城市公共交通枢纽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国内各大城市对公共交通枢纽规划建设的普遍重视,城市公共交通枢纽设计已成为交通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从城市总体战略规划的系统角度出发,将TOD的基本理念引入到城市公共交通枢纽的设计流程中,以"公交枢纽地区"的规划思想为基础剖析了基于TOD的城市公共交通枢纽设计的特有指导原则、设计流程、设计内容,并分析了该设计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2.
动态称重系统在测量的过程中为一时变系统,难以对称重系统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采用遗传神经网络对动态称重系统作了非线性建模,并且对该网络进行了训练以及仿真,结果表明遗传神经网络比一般的神经网络有着更好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3.
高速公路管理信息化与智能化及长三角应对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高速公路管理的需求及其所面临的严峻形势,研究了高速公路管理信息化与智能化的特点,指出实现高速公路管理信息化与智能化的必要性。同时,综述了美国、日本和欧洲在高速公路管理信息化与智能化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并针对长江三角洲地区高速公路管理系统的特点,提出了长三角地区实现高速公路信息化与智能化管理的应对策略。研究成果对于促进我国,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区域高速公路管理的信息化与智能化和一体化发展具有参考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44.
多源交通信息的处理是先进的出行者信息系统作用充分发挥的关键,而数据融合技术的发展为其提供了良好的工具。文章从数据融合的概念和方法分析入手,论述了ATIS数据融合的主要功能,给出了ATIS中心的数据融合模型,并分别讨论了ATIS数据融合模型的功能及各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45.
公交线网调整决策支持系统的总体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公交线网调整决策支持系统BNDSS的总体设计过程,分析了系统的功能和用户需求,对系统结构、模型库和数据库进行了详细设计,并运用GIS软件对实际公交网络进行了公交线路的调整。  相似文献   
146.
城市快速路与地面道路交通整合控制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阐述了城市快速路与普通城市道路交通整合控制的必要性,叙述了国内外研究者提出的比较成熟的匝道控制方法及匝道与地面交通整合控制方法,提出了以城市快速路主线流量与匝道流量之和应小于合流处通行能力、主线车辆占有率应小于最佳占有率、速度约束以及普通城市道路地面交叉口的最大排队长度应小于路段长度为匝道控制约束条件;提出了以通过城市快速路系统和地面交叉口的总旅行时间最小为优化目标函数,实现城市快速路与普通道路的上、下匝道整合控制,以取得最优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效益.  相似文献   
147.
特殊活动的停车选择模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特殊活动下的停车问题,提出了出行者选择行为的效用模型和针对各部分效用的标定方法。在原理设计中,考虑了特殊活动下小汽车出行者的行为约束因子,建立了特殊活动下的选择行为模型;在实现方法上,对效用因子进行了标定,并应用最大似然法对出行者停车选择行为时间效益模型作了计算。该研究可以用于进行特殊活动下基于停车选择行为的出行选择分布预测,解决特殊活动下的停车预测和管理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48.
首先建立了在离线信号配时方案下,单个车辆通过信号控制交叉口群的信号延误计算模型;进而以车均延误最小为目标,建立了停靠站最佳布置的选择模型。通过对优化模型解的分析表明,不同的信号协调配时方案对应不同的停靠站最佳布置方案,单点最优解的叠加并非是全局最优解。以两个交叉口和两个停靠站的实际案例进行计算分析,得出在信号优先协调控制方案下的停靠站最佳布置方案,最佳布置方案的下车辆延误明显低于其他方案。最后通过微观仿真软件VISSIM验证了模型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49.
针对中国城市道路交叉口控制实践中,绿灯信号相位多种切换方式同时存在而未有详细优劣对比的现状开展研究.设计1组驾驶模拟器实验,对绿灯闪烁(GSF)与绿灯倒计时(GSC)2种典型的相位切换模式下的驾驶行为进行对比观测和分析,建立驾驶员在2种切换模式下的"通过/停止"决策行为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驾驶员在不同模式相位切换期间的驾驶行为具有一定复杂性,与驾驶环境(如车速、黄灯启亮时与停车线的距离)和个体特征(如性别、年龄、驾龄)等密切相关.驾驶环境方面,GSC模式对驾驶员有较为强烈的催促作用,驾驶员在GSC模式下的平均通过率提高了10% ~20%,且陷入两难区的概率比GSF模式下提高了7.2%.黄灯通过率和黄灯启亮时车辆与停车线的距离呈负相关关系,且与黄灯启亮时的车速在不同相位切换模式下表现出相反的趋势:在GSC模式下呈现正相关关系,而在GSF模式下呈现负相关关系.驾驶员个体特征方面,男性、20~30岁、3~4年驾龄的驾驶员通过率明显高于其它分组.   相似文献   
150.
隧道LED亮度智能无级控制系统节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ED及其灯具特点 LED(Light Emitting Diode)即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半导体固体发光器件。它既没有燃烧的灯丝.也没有电离的气体,因此工作温度非常低。LED用于照明领域时具有如下一些特殊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