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6篇
公路运输   144篇
综合类   96篇
水路运输   14篇
铁路运输   10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71.
为了揭示超空泡航行体运动过程尾部振荡机理,文章采用试验的方法对超空泡航行体自由航行过程进行了研究。试验在水池中开展,采用高速摄影观察自由航行过程超空泡形态演化规律,采用压力传感器测量航行体表面压力,采用内测装置测量了航行体运动参数,获得了超空泡航行体运动过程空泡形态、压力和运动参数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航行体运动过程中,会出现尾部上下周期撞击空泡壁振荡现象,即为尾拍效应,表现为航行体撞击空泡壁瞬间,会形成非定常气液混合区域,相反侧则出现空泡透明区域。同时,稳定空泡内压力并非一定值,泡内压力和泡内空化数均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在尾部撞击空泡壁一侧,压力不断增大,出现压力高峰,相反侧则与稳定空泡内压力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2.
从宏观和微观2个层面深入分析了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影响因素,并根据国内外城市规模的划分标准,选取主要影响因素和不同规模的国内外典型城市,运用统计分析法确定了不同规模城市的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模型。最后以中山市为例,运用上述方法,建立了适用的公共交通出行比例预测模型,并给出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建议值。  相似文献   
173.
本文从系统工程的原理出发,结合当前城市交通管理的新发展,提出了城市交通安全管理的新概念,以提高城市交通安全管理的效益和效率,该研究具有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4.
对典型信号交叉口设计中的两种右转渠化岛设计模式——划线渠化岛模式和实体渠化岛模式进行适用性研究。通过右转机动车受行人影响的冲突延误指标分析两种设计模式下交叉口右转车延误,并以一个典型十字交叉口为对象进行算例分析。通过行人一次过街最短距离和最长距离指标分析两种设计模式下交叉口行人过街安全性。通过交叉口土地占有面积与土地使用灵活性指标分析两种设计模式下交叉口土地利用效率。综上,建议两种右转渠化岛设计模式的适用性条件为:实体渠化岛模式可用于城市土地利用不受限制的郊区,进口道行车道数目不大于双向4车道,且行人流量较小或行人受控,在城市内部则仅限畸形交叉口采用;划线渠化岛模式对土地利用几乎无限制,可广泛应用于城市道路交叉口,交叉口行车道宽度较大时建议配合行人过街中央安全岛一起设计。  相似文献   
175.
针对现有高速公路隧道交通事件检测方法受隧道运营环境影响所导致的实时性和可靠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隧道交通事件检测方法,并基于组件设计的思想进行了应用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和实现,保证了系统运行时的稳定性、实时性、可靠性和可配置性。系统拟在浙江黄衢南高速公路江都坞隧道进行应用工程示范。该方法利用用于多义性路径识别的高速公路RFID通行卡,不会改变目前高速公路的管理模式,可更大限度地发挥RFID高速公路通行卡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6.
177.
针对常规公交停靠站的不足,提出双港湾式公交停靠站。该形式停靠站能够充分利用道路资源,利用横向拉伸缩短站台长度,规范公交车辆在停靠站有序停靠,从而提高站台利用率和减少乘客站内和站间的换乘距离。通过停靠站通行能力和乘客换乘距离两个方面与常规站台进行对比,指出了双港湾式公交停靠站的适用条件,并对停靠站的服务能力进行估算。该形式公交停靠站适用于公交线路较多的城市主干道,可以通过公交车辆进行分类停靠,提高公交停靠站的通行能力,并能缩短乘客换乘距离。  相似文献   
178.
基于浮动车的交通信息采集系统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阐述了基于浮动车数据的实时交通参数如平均速度、行程时间、OD矩阵等的估计方法,并利用Vissim仿真软件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笔者提出的交通参数估计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79.
先进的公共交通系统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先进的公共交通系统的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在研究中应用系统工程理论提出了先进的公共交通系统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并给出了评价示例。最后,进行了结果分析并指出了后续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0.
以独立交叉口为对象,考虑用地约束的前提下,对设置立交的交通条件(临界交通量)问题进行了较全面深入分析和研究。分别从驾驶员心理和成本效益理论两个层面对临界交通量的确定方法展开研究,首先,基于驾驶员心理特征确定设置立交的临界延误;基于成本效益理论,在规定的投资回收期下,确定临界延误;通过绘制延误-交通量的关系曲线,基于两种临界延误,采用图解法反推得到临界交通量值。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计算结果有一定差别,需要进一步对其中的参数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