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7篇
公路运输   82篇
综合类   36篇
水路运输   30篇
铁路运输   16篇
综合运输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21.
122.
针对边坡稳定性分析中边坡临界滑动面问题,将改进的变尺度混沌优化算法和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无条分法结合起来,采用混沌Logistic模型进行混沌搜索,内外循环缩小有效区间,最终搜索到边坡画面临界全局最优解,实现了对工程中一般岩土体边坡临界滑动面的搜索求解.  相似文献   
123.
杨洋 《轨道交通》2013,(9):48-48
RT《轨道交通》:您认为我国高铁电气化的重点是什么? 陈唐龙:当前高铁电气化的重点是构建高速铁路供电安全检测监测系统(6C系统)。6C系统可以实现对高速铁路接触网全方位的检测监测,它是对传统的检测技术的全面提升。相对于传统检测方法中对于接触线的检测,6C系统可以实现接触网参数检测以及接触网零部件等设备的全覆盖检测。同时,传统接触网检测需要人工夜问工作,其劳动强度大且效率不高,6C系统使用计算机的接触网监测检测技术可以大大提升效率并保证安全性。6C系统必将成为高铁接触网的安全运营和系统维护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24.
杨洋 《轨道交通》2013,(8):46-48
轨道车辆的轻量化设计,必须首先保证车辆的强度和刚度,从而充分保证列车的运行安全。同时车体的轻量化设计,还可能涉及到车内的舒适度。车内噪声的大小是衡量车内旅客舒适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振动和噪声是需要统一研究的,结构的振动引起空气的振动,然后以波动的形式在空气中传播,成为噪声(声音),车体的刚度不足会产生车体振动恶化现象,造成车内噪声增大,影响车内旅客的舒适度。近日,记者针对列车轻量化设计方面的话题,采访了中国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客车设计部系统设计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徐凤妹。  相似文献   
125.
126.
杨洋 《摩托车》2006,(1):32-32
前言:继本刊陆续发表了《技巧摩托的玩法》系列动作介绍以来,技巧摩托运动在读者之中掀起了阵阵狂澜。鉴于这个系列动作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已经有一定基础的车迷朋友可以在本年度的介绍中继续进行训练,而正在准备学习技巧摩托驾控技术的朋友,可以从我刊新增设的入门训练课程《杨洋学车》开始着手练习。  相似文献   
127.
提出一种基于相关系数法进行连接松脱故障诊断的算法,通过计算相邻单体电池电压采样数列的相关系数进行连接松脱故障诊断,结合数学推导和模型仿真,对算法的灵敏度、有效性、适用性和通用性作出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准确及时地对电池组不同类型的连接松脱故障进行报警和定位且无硬件冗余,具有完全的通用性和适用性,且满足车载应用对实时性的要求,可在实车电池管理系统中应用。  相似文献   
128.
介绍了汽车仪表的发展。从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欧3商用车数字化仪表的设计方案,并提出了硬件设计及软件设计中采取的抗干扰措施。总结了数字化仪表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9.
地效翼船大型化的关键技术和军事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指出了地效翼船的大型化发展趋势,分析了地效翼船发展的关键技术和军事应用上的问题,并探讨了地效翼船在军事上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0.
为研究生物重油对老化沥青再生的可行性,选取3种生物重油进行试验。对3种生物重油进行比重、黏度、水分含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理化性能测试;将3种生物重油按照2%、4%、6%、8%的比例掺配至经室内模拟老化后的70#沥青中,通过针入度、延度、软化点、黏度试验,对比分析3种生物重油对70#老化沥青再生效果的差异性;参照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的方法确定生物重油的最佳掺量。结果表明:随生物重油掺量的增加,老化沥青软化点和黏度呈下降趋势,针入度和延度呈上升趋势;生物重油再生性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生物重油A和B再生性能较好,生物重油C再生性能稍差;生物重油A、B、C最佳掺量分别为3.9%、4.6%、6.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