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8篇
综合类   12篇
水路运输   9篇
铁路运输   16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针对软土地基上旧路加宽工程中不可避免的新旧路基间不均匀沉降问题,提出了换填一定厚度的软基并在路堤底部铺一层土工格栅的处理方法。采用有限元法对不加筋不换填、加筋不换填、加筋换填等几种路基加宽的软基处理方案分别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换填与加筋相结合可明显降低软基上新旧路堤下地基的不均匀沉降AS;(2)当路堤高度和软基厚度一定时,△S随换填深度的增加或格栅抗拉模量的增大而减小,因此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换填深度和合适的格栅抗拉模量来达到控制不均匀沉降△S的目的。如果给定△S的容许值,则换填深度与格栅抗拉模量之间存在最佳组合,此时处理费用最低。提出了确定此最佳组合的方法;(3)当路堤高度不变而软基厚度过大时,或软基厚度不变而路堤高度过大时,即使换填深度达到经济最大深度(通常为3m),不均匀沉降AS仍会超过容许值,该处理方法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42.
主要分析了3GPP标准中Turbo码采用SOVA译码器的译码性能。3GPP标准中给出了1/3Turbo码的编码结构和交织器设计方案,但未能给出译码方案。作者对帧长为4000bit的Turbo码,采用了SOVA译码器进行建模仿真。比较了SOVA译码器与MAX—LOG—MAP译码器译码的性能和实现复杂度。本文作者认为,从综合算法的性能、计算复杂度和时延等方面来考虑,SOVA译码器作为Turbo码的译码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43.
为了防止在高温、高压下工作的活塞发生敲缸和拉缸,提高其使用寿命和工作性能,活塞常被设计成中凸变椭圆.然而,中凸变椭圆的活塞给实际制造带来了很大困难.针对中凸变椭圆活塞数控车削加工对数控系统高实时性要求,构建了基于可编程多轴控制器PMAC(Program Multiple Axises Controller)的非圆截面活塞车削数控系统,其中采用了直线电机作为横向进给机构,数控系统采用了PMAC IPC的双CPU的结构方案,将控制系统的开发平台直接构筑于IPC的软硬件之上且应用PMAC的时基控制功能代替传统的硬靠模.并在基于直线电机驱动的数控车床上编制了椭圆截面的数控加工程序,实现了该类零件的数控车削加工.  相似文献   
44.
林杰  许波  欧阳泽卉 《桥梁建设》2023,(S1):111-118
峡口香溪河大桥主桥为(90+238) m的独柱混凝土斜塔混合梁斜拉桥,主跨为扁平钢箱梁、边跨为单箱双室混凝土梁。桥塔顺桥向为一字形、横桥向为钻石形,仿琵琶设计,塔高126 m,向岸侧倾斜,与竖直面成10°夹角,塔柱采用C50混凝土,分为上、中、下塔柱。成桥后中塔柱截面内、外缘应力分布不均,通过在塔柱底部装饰钢管内设置横向体外索,并施加8 000 kN的预紧力改善中塔柱应力。斜塔中塔柱施工设计时,为减小施工中塔柱的累积弯矩,提出斜塔顺桥向顶推施工方案,并设置3道斜塔支撑。通过比较2组顶推力的作用效果,3道支撑选择荷载较小的顶推力(1~3号支撑顶推力分别为2 400,3 000,3 300 kN),既能保证中塔柱施工安全,又能兼顾支撑受力。上塔柱施工时,选择在9号钢箱梁完成斜拉索第二次张拉后拆除支撑,以避免斜塔支撑受力太大;支撑拆除后主跨钢梁“上翘”、桥塔向岸侧“偏移”,结构位移较大,为使各拆除步骤下塔顶结构位移偏差最小,位移尽量“均匀”,按3号支撑→2号支撑→1号支撑的顺序拆除支撑。  相似文献   
45.
介绍一种基于TMS320C5402的DSP数据采集显示系统构成方法,讨论了关于DSP系统构成中存储器的扩展和DSP自举引导方式,并从硬件和软件2个方面,对系统的具体实现作了阐述,对其中DSP系统设计、多通道缓冲串行通信、液晶显示等几个带有普遍意义的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46.
针对CRH2C型动车组在运用时主变流器控制电源异常和牵引变压器二次侧发生过电流故障原因进行了分析,介绍了CRH2C型动车组主变流器故障基本判断方法和处理措施,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取得良好效果,从而提高了CRH2C型高速动车组运用检修质量和故障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47.
对机车牵引电动机运用时发生扫膛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并且探讨在设计、制造、运用及检修方面是否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根据实际运用及检修经验,在此提出一些预防性措施及对策,已经取得一些初步效果。  相似文献   
48.
针对CRH2C型二阶段及CRH380A、CRH380AL型动车组三级检修中退卸牵引电动机侧联轴节时牵引电动机转轴轴伸端和联轴节内表面发生多起严重拉伤问题,分析了各种可能产生质量问题的因素,并提出了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9.
SS6B型电力机车牵引电动机环火原因及防止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SS6B型电力机车ZD114型脉流牵引电动机第一次中修后运用时所发生环火故障进行分析,并且探讨在设计、制造、运用及检修方面是否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根据实际运用及检修经验,在此提出一些防止措施,已经取得一些初步效果。  相似文献   
50.
针对CRH2和CRH380AL型动车组运用时受电弓故障原因进行统计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探讨并提出改进受电弓设计、提高部件质量、加强受电弓检修动态管理、提高弓网受流技术水平、加强接触压力动态控制等一系列改进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