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189篇
综合类   8篇
水路运输   36篇
铁路运输   46篇
综合运输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以某港口1997-2007年集装箱吞吐量为原始数据,建立了回归分析、3次指数平滑及灰色系统方法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单项预测模型。鉴于单项预测模型的局限性,以误差平方和极小化为最优化准则,进行了多模型组合预测,并辅以实例进行分析和验证,通过误差的分析表明该模型能够改善预测精度,可以作为未来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预测的工具。  相似文献   
82.
基于运行实绩对高铁车站在早晚高峰时间段下的晚点时长分布规律进行研究,为行车人员提供行车指导,辅助行车人员充分估计晚点时长特征及预测晚点发展态势,更好地进行调度决策。首先描述高速铁路沪昆线上的运行实绩数据,并统计出早晚高峰时段下的车站晚点时长数据。然后,结合统计模型构建车站在早晚高峰时间段下的晚点时长分布模型,并比选确定出最优的晚点时长分布模型。最后,对车站在早晚高峰时段下的晚点时长分布特征进行归纳总结,相关研究结论能为列车晚点传播机理以及智能高铁调度指挥系统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83.
雷斯特Ⅱ,双龙雷斯特的又一次改款,从前脸的造型到饰的设计,再到新2.7升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的引用,可以说改变相当彻底,从这些改变上可以看出,雷斯特Ⅱ在向更豪华的车型“双龙主席”靠拢,或者还可戏称“主席SUV版”吧。[编者按]  相似文献   
84.
番禺紫坭大桥 (旧桥 )建于二十世纪 80年代 ,上部结构主跨为钢筋砼预应力T型刚构 ,引桥为普通钢筋砼T梁 ,在长期运营使用中 ,该桥出现了严重的病害。通过对该桥结构病害的检查与分析 ,提出了采用体外预应力、增大截面、粘贴复合材料纤维布等加固方法。通过加固后与刚竣工时静、动载试验数据对比 ,判定该桥的加固效果。为同类型桥梁加固提供参考实例。  相似文献   
85.
相比瑞虎,哈弗的出现更令人振奋,在它的身上我们看不到任何其他车辆的影子,机械设计也绝不雷同,哈弗的独特是由表及里的,策马扬鞭时的表现也让我们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86.
柴颖慧 《汽车杂志》2005,(12):100-103
中国人的用车心态如何“车在市沉浮多年的上海通用深谙此道,即使再挑剔的消费者面对景程也不会横加指责,经过一周的长期试驾,我们发现它可算是低端中级车中最均衡、细致的一部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87.
通过大量的调查教据和深入研究,预测了邮轮船型大型化的变化趋势,分析这一现象对邮轮码头建设规模和投资产生的重大影响,可供有关部门在进行规划与建设邮轮码头的决策时参考.  相似文献   
88.
呼和浩特铁路枢纽衔接京包客专、京包线、唐呼线、呼准鄂铁路、呼准线5条铁路干线,规划年度呼鄂城际、呼包高铁及呼太高铁将引入枢纽.目前,枢纽内既有呼和浩特站、呼和浩特东站为主要客运站,均位于城市北部.考虑呼和浩特城市向南发展的规划方向以及和林格尔新区、新机场的建设,结合呼鄂城际、呼包高铁、呼太高铁的引入,对呼和浩特枢纽客运...  相似文献   
89.
柴颖慧 《汽车杂志》2007,(6):218-219
伊兰特还有必要“sports”吗?老实说,这款运动款与以往车型推出的运动款确实有区别。那就是它是少有的更丑的运动版。[编者按]  相似文献   
90.
柴常生 《中国水运》2006,(12):30-31
西三港区的来由 慈溪市西三港区来由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初,当时只建有一个200吨靠泊能力重力式的石砌码头,船舶只许候潮进出,装卸货物全靠人工搬运,由于码头结构简单,不能抵御潮水的冲蚀,使用后不久就被冲垮,遗迹在现运行的300吨级码头东侧还依稀可见。这个现状一直维持到1998年2月。此时在交通行业中缺乏竞争优势的内河航运业日趋萎缩,沿海、内河航运企业也相继倒闭或转产,慈溪市航管所在市交通局的大力支持下,为寻求航运新的增长点,筹措资金200余万元,在原简易码头西侧建造了一座300吨兼靠500吨级的高桩梁板式码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