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26篇 |
免费 | 29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260篇 |
综合类 | 126篇 |
水路运输 | 100篇 |
铁路运输 | 141篇 |
综合运输 | 2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21篇 |
2022年 | 27篇 |
2021年 | 38篇 |
2020年 | 31篇 |
2019年 | 21篇 |
2018年 | 25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25篇 |
2013年 | 19篇 |
2012年 | 37篇 |
2011年 | 18篇 |
2010年 | 41篇 |
2009年 | 39篇 |
2008年 | 36篇 |
2007年 | 24篇 |
2006年 | 27篇 |
2005年 | 22篇 |
2004年 | 27篇 |
2003年 | 24篇 |
2002年 | 16篇 |
2001年 | 23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3篇 |
1987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91.
为了获得季冻区的哈尔滨至牡丹江高速铁路隧道洞口边坡冻胀变形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以正在运营的该线路利民隧道洞口边坡为工程依托,对边坡地表不同区域的水平位移、高程位移、地表温度及含水率进行监测,并分析地表温度、含水率与边坡位移之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季节性土壤冻胀和融沉是导致该隧道洞口边坡发生滑移变形的主要诱因;边坡冻胀主要包括冻胀初期、冻胀快速发展、冻胀相对平稳和融沉波动4个阶段,2号监测点水平位移最大为8.5 mm, 3号监测点高程位移最大为12.6 mm。通过现场监测数据分析并结合边坡为偏压地形这一实际情况,可以推定当边坡土体发生滑移时,其滑移方向为由高山侧向低山侧隧道洞口方向。地表温度在冻胀快速发展阶段和融沉波动阶段随气温变化速率较快,而在冻胀相对平稳阶段变化速率较慢;3号监测点含水率最高,变化波动更大,冬季冻胀效果也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492.
493.
通过图像识别得到单进口轮流放行信控环交的车辆轨迹数据,发现车辆在信控环 交内的换道行为主要集中在入环阶段和出环阶段发生.在换道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原因剖析的 基础上,引入驾驶心理参数,分别建立了入环、环中阶段和出环阶段的信控环交元胞自动机模 型.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由于进口道车道功能未渠化,车辆在环内换道引发的冲突与阻 滞是导致信控环交运行不畅的重要原因,换道动机与时机取决于转向比例与渠化方案,与进 口道绿灯时间的增减相关性甚微,过长的放行时间反而会导致环内车流密度加大,换道所造 成的阻滞更难以消散,不利于信控环交的运行. 相似文献
494.
495.
496.
路晓东 《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0,(13):218-219
桥梁伸缩缝装置是桥梁构造的一部分.公路桥梁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桥梁使用期间利用其可以伸缩的特性在于调节由车辆动、静荷载及桥梁建筑材料的物理性能(恒载)所引起的上部结构之间的位移和上部结构之间的联结。如果在前期伸缩缝设计不合理、装配质量低加之缺乏科学的后期养护.就会在桥梁伸缩缝处引起跳车这一目前国内公路较常见的道路病害,影响行车舒适度和桥梁及伸缩缝的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497.
利用Pro-E建立堆垛机的三维实体模型,导入ANSYS软件对堆垛机进行分析,采用有限元法建立结构的静力学模型,进行简化与有限元网格划分,按照堆垛机的满载情况完成载荷的边界条件的加载,进而计算结构的节点位移、单元应力和应变等结果,对双立柱堆垛机的结构强度进行分析,为机体的设计和制造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98.
通过调研海底管道不同形式的伴热技术,归纳了主要伴热形式,并介绍了对应的工程案例。从设计、伴热能力、操作性、伴热系统风险等方面进行综合对比,提出了不同海底管道伴热技术所适应的条件,为开展海底管道伴热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99.
为准确、高效地预测桥梁短时风速,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核密度估计(AKDE)的桥梁短时风速预测方法。该方法以AKDE为手段,通过历史风速获得实测风速样本总体的概率密度估计,在进行风速预测时,以当前风速样本为条件,在风速样本总体中匹配和估计预测状态的风速统计信息,从而实现对未来时刻单点风速和区间风速的预测。采用藏木雅鲁藏布江大桥现场实测风速数据对该方法进行验证,并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同时实现对短时单点风速和区间风速进行精度较高的预测,且与LS-SVM方法相比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可满足实际工程快速预测风速的需求。 相似文献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