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72篇
综合类   102篇
水路运输   36篇
铁路运输   65篇
综合运输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231.
直接转矩控制在异步电动机低速段的改善和仿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交流传动控制系统的特点,较为系统、深入地研究了异步电机的新型控制(即DTC--直接转矩控制)策略,论述DTC方法在交流传动方面控制方法,针对异步电机在低速段直接转矩控制的缺陷进行改善.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使用改进的开关表;使用三点式带滞环的比较器;解决了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低速段时,难于控制转矩、磁通和电流、转矩脉动大的问题.通过Matlab6.5/simulink的建立仿真模型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对低速性能的改善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32.
针对当前船舶通信设备故障辨识误差大,不能满足现代船舶通信要求的难题,提出基于数字信号处理(DSP)的船舶通信设备故障辨识模型。首先分析船舶通信设备故障辨识原理,并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采集船舶通信设备的状态信号,然后采用小波包对船舶通信设备的状态信号进行处理,并提取最有效的船舶通信设备故障辨识特征,最后引入机器学习算法建立船舶通信设备故障辨识模型,采用具体船舶通信设备故障辨识样本进行仿真测试,结果表明,数字信号处理的船舶通信设备故障辨识精度高,船舶通信设备故障辨识误差小于当前其他辨识模型,而且故障辨识的训练时间和测试时间相应减少,改善了船舶通信设备故障辨识结果。  相似文献   
233.
以秦岭山区某高速公路特大桥侧斜坡的稳定性和治理方案为例,通过现场调查、地质钻探等研究手段,分析影响斜坡稳定性的成因及主要因素,论证斜坡的稳定性。根据坡体及公路构筑物的特征,提出综合治理方案,该斜坡治理完成已三年,整体处于稳定状态,加固治理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34.
从渠化原则、目标、方法、内容及效果,对路口渠化做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235.
针对城市交叉口交通流的特点,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可变相序的多相位控制算法。该算法依据绿灯相位车队长度和红灯相位车队长度的比较决定绿灯相位是否转移,在不需要绿灯相位转移时,利用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控制绿灯延时长度。不但结合了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控制的优点,而且所给出的算法相序可变,实现了道路交叉口多相位相序可变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能够有效降低车辆平均延误,满足实时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236.
公路货运价格由于受油价和货运周转量的动态变化影响,无法实现精确预测,一直困扰着运输行业.采用时间序列预测与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预测研究:首先,将订单中的经纬度信息利用高德地图API接口转变成具体地址,从地理信息编码提取省、市信息,对货运订单进行跨区域分类;然后,运用指数平滑法和A RIM A模型分别对油价及货运周转量动态特征进行预测;再对运输距离、油价和货运周转量数据进行标准化操作,用处理后的数据对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完成的神经网络;最后,使用测试样本对模型进行测试,将加入时间序列预测的B P神经网络模型与不加入时间序列预测的模型相比较,发现前者的预测误差减少37.2%.  相似文献   
237.
为研究Fe3O4改性生物质炭对溶液中As去除效果和吸附机理,以小麦秸秆为原料,制备得到生物质炭(BC),用共沉淀法合成了2种Fe3O4改性生物质炭MBC-1、MBC-2 (MFe3O4∶M生物质炭=1∶4、1∶2);采用SEM、BET、FT-IR和XRD对BC、MBC-1和MBC-2的表面形貌、比表面积、官能团、晶体结构进行了测定表征;采用XPS和EDS对分析了MBC-1的元素形态等理化性质;考察了生物质炭投加量、溶液pH值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开展吸附动力学、等温吸附实验,研究了BC、MBC-1和MBC-2对As的吸附特性;探讨了Fe3O4改性生物质炭对As的吸附机理.结果 表明:Fe3O4能成功负载到生物质炭上;MBC-1、MBC-2的比表面积分别是BC的1.69、2.26倍;BC、MBC-1和MBC-2对As的去除率随生物质炭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大,随溶液pH值的升高而降低;BC、MBC-1和MBC-2对As的吸附符合准Ⅱ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曲线符合Freundlich吸附模型;Langmuir拟合的MBC-1、MBC-2对As最大吸附量分别比BC提高了141、184倍,Fe3O4负载越多,吸附效果越好;MBC-1和MBC-2对As的吸附包括静电引力、配位反应和离子交换;负载在生物质炭上的Fe3O4参与了As的氧化还原反应,改变了As的赋存形态,影响着As的吸附固定.  相似文献   
238.
结合模糊逻辑和迭代学习控制的基本思想,针对非线性动力学模型,设计一种闭环模糊迭代学习控制器;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可用于机器人高精度轨迹控制.  相似文献   
239.
利用水泥净浆流动度来检测外加剂的减水率,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检验结果明显、误差小等特点,可以作为在日常施工中工地试验室控制外加剂质量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240.
以危害性极大的车轴横裂纹为研究对象,分析裂纹车轴的振动特性,设计车轴裂纹在线监测系统。研究表明:当车轴存在裂纹时,其振动具有非线性特性,振动中出现各次谐波分量;1次和2次谐波的响应变化随裂纹扩展而增大,变化幅度随裂纹在车轴上的位置不同而不同,且2次谐波比1次谐波的响应变化大得多,3次及其以上的谐波对较浅裂纹来说可以忽略。结合机车车辆轮对振动监测的特殊性,提出综合运用转速跟踪采样、时域累加和平均、历经谱分析等方法对车轴裂纹进行振动监测分析,可有效抑制由支承轴承、车载设备或偶然性激励引起的背景噪声。经过在机车车辆轮对跑合试验台上的监测试验,监测结果与实际车轴裂纹相符,表明提出的在线监测方法能有效监测和识别列车车轴裂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