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100篇
水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41.
中国汽车工业经历了一个艰难的发展过程。早在一汽筹建之初,党中央就考虑到要建设第二汽车厂。由于多种原因,二汽迟至上世纪60年代才开始正式建设。1975年,经李先念同志批准,黄正夏来到二汽担任主要负责人。60年代到80年代,中国经历了政治经济的深刻变革,二汽经历了上马、基建、设备攻关调试等阶段,刚刚初步建成生产能力的时候又恰逢国家经济调整,被列入“停缓建项目”。  相似文献   
42.
中国汽车工业经历了一个艰难的发展过程。早在一汽筹建之初,党中央就考虑到要建设第二汽车厂。由于多种原因,二汽迟至上世纪60年代才开始正式建设。1973年,经李先念同志批准,黄正夏来到二汽担任主要负责人。60年代到80年代,中国经历了政治经济的深刻变革,二汽经历了上马、基建、设备攻关调试等阶段,刚刚初步建成生产能力的时候又恰逢国家经济调整,被列入"停缓建项目"。在邓小平、李先念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下,为了二汽的建设和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黄正夏和二汽的全体干部、工人、技术人员发奋图强依靠自己的力量,在不要国家一分钱的情况下,使二汽顺利建设成功,为二汽在80年代以后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和思想基础,培养锻炼了一支过硬的队伍,为中国汽车工业的成长壮大呕心沥血,拼搏奉献。本书详尽地记载了黄正夏同志在二汽这个历史阶段的工作业绩和杰出贡献,读者可以从中了解到中国汽车工业创始阶段的经历。  相似文献   
43.
2007年底,一款名为"猛士"的军用越野车正式装备部队,从此,中国有了堪与闻名于世的美国"悍马"相媲美的高性能军用越野车。该车的总设计师黄松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44.
中国汽车工业经历了一个艰难的发展过程。早在一汽筹建之初,党中央就考虑到要建设第二汽车厂。由于多种原因,二汽迟至上世纪60年代才开始正式建设。1975年,经李先念同志批准,黄正夏来到二汽担任主要负责人。60年代到80年代,中国经历了政治经济的深刻变革,二汽经历了上马、基建、设备攻关调试等阶段,刚刚初步建成生产能力的时候又恰逢国家经济调整,被列入“停缓建项目”。在邓小平、李先念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下,为了二汽的建设和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5.
黄正夏  欧阳敏 《时代汽车》2007,(10):124-127
面对我的反问,这位领导没有说什么,以后再也没有提这件事了。可我认为这是闯过了一劫,总算顶过去了。产销结合的实行,为以后二汽保持商用车、特别是重型汽车的自主研发和获得独立的知识产权,创建全国著名品牌,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第一段]  相似文献   
46.
黄正夏 《时代汽车》2008,(10):124-126
中国汽车工业经历了一个艰难的发展过程。早在一汽筹建之初,党中央就考虑到要建设第二汽车厂。由于多种原因,二汽迟至上世纪60年代才开始正式建设。1973年,经李先念同志批准,黄正夏来到二汽担任主要负责人。60年代到80年代,中国经历了政治经济的深刻变革,二汽经历了上马、基建、设备攻关调试等阶段,刚刚初步建成生产能力的时候又恰逢国家经济调整,被列入"停缓建项目"。在邓小平、李先念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下,为了二汽的建设和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黄正夏和二汽的全体干部、工人、技术人员发奋图强依靠自己的力量,在不要国家一分钱的情况下,使二汽顺利建设成功,为二汽在80年代以后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和思想基础,培养锻炼了一支过硬的队伍,为中国汽车工业的成长壮大呕心沥血,拼搏奉献。本书详尽地记载了黄正夏同志在二汽这个历史阶段的工作业绩和杰出贡献,读者可以从中了解到中国汽车工业创始阶段的经历。  相似文献   
47.
小平同志来的前一天晚上,杨德中同志又打电话来说:小平同志这次来时间紧,只安排看3个项目。这下我又犯难了,按照我们的想法,真是想让小平同志多看看二汽,但只限制3个项目,怎么办呢?我们动开了脑筋。经过商量,我们决定,3个就3个,我们多准备几个,特别是多准备几个带特色的,随时插上去。  相似文献   
48.
2006年,中国的汽车生产和销售,双双突破720万辆,中国的汽车生产超过法国进入世界第三,销售超过日本进入世界第二。这意味着,一年里又有几百万辆车源源不断地驶入寻常百姓家。随着经济继续发展,中国还将生产更多更好的汽车,还有更多的家庭将购买自己心仪的爱车。汽车的普及,标志着它代步工具本质属性的回归。消费者买得起汽车了,但如同对待所有的商品一样,当你怀揣大把钞票,来到人头攒动的车市,面对花花绿绿、形态各异的车时,你会问销售者,也在问自己,该如何挑车呢?汽车究竟是大件商品,需要自己一年甚至几年的全部收入;汽车又是在路上飞跑的商品,它的安全性是消费者购车时首要考虑的问题。但消费者又该依据什么标准来挑选呢?这是曾经困惑了多少人的问题。现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推出了具权威、客观、公正于一身的挑选标准-“中国新车评价规程”,简称C-NCAP。C-NCAP的出现,将帮你解决这个头疼的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49.
在未来5-10年里,中国将逐步走向“汽车社会”,从现在开始,对未来十年、二十年.汽车大量进入社会所面临的形势有所觉醒和准备政府必须在关注汽车产业的同时注意关注“汽车社会”。对此,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应提前做出长远的、全局的战略安排,汽车界企业、乃至全社会应适时做好准备和应对。[编者按]  相似文献   
50.
欧阳敏 《时代汽车》2012,(2):102-109
根据我对1995年以后每年需要40万辆轿车的市场分析和测算,发展轿车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从现在起,用20年时间使我国轿车达到100万辆生产能力是必要的、可能的。我设想,应以此作为轿车工业的长远规划和战略思想。——饶斌《关于巴西汽车工业发展的考察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