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8篇
公路运输   38篇
综合类   69篇
水路运输   22篇
铁路运输   35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前言 从20世纪下叶开始,汽车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这些发展都是在能源政策、排放和安全法规的推动下实现的.由于汽车排放污染已成为大气的主要污染源,所以对汽车的排放也日益严格,以欧洲的排放法规为例:1972年开始欧共体(欧盟)执行的是欧洲1号(Euro 1)排放标准,该标准适用于乘员数不超过6人,且总重不大于2.5t的轿车和乘员数不大于7-9人,或总重在2.5-3.5t间的乘用车及总重大于3.5t的载货汽车,但到1982年开始就要求执行Euro-2号排放标准;2000年10月开始,要求执行Euro-3号排放标准;2005年10月开始,要求执行Eu-ro-4号排放标准;2008年10月开始执行Eu-ro-5号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22.
二次过街信号设计对于行人通过大型信号交叉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提出了行人信号相位与原机动车信号相位进行叠加组合的相位设计方法,并分析了在不同的机动车信号相位条件下和二次过街设置方式下的行人信号相位设计方案。为对可选信号相位设计方案进行比较,本文构建了各周期内各驻足区行人平均最长等待时间模型,并建立了评价行人二次过街信号相位设计方案的仿真分析模型。最后针对一个实际交叉口,应用提出的信号相位设计方法和仿真模型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23.
城市公共交通枢纽的换乘组织在城市交通规划和管理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本文结合VISSIM微观交通仿真软件的功能,建立了以西直门公共交通枢纽为研究背景的换乘组织仿真模型。通过现状仿真分析,发现该枢纽存在行人与车流交叉严重、换乘距离长、公交车候车时间长、客流密度大等问题。本文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增大公交车发车频率、增加行人过街设施与缩短换乘距离和时间等改善措施,并通过建立的仿真模型对采用改善措施后的枢纽换乘组织进行了模拟。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改善措施有效地提高了西直门公共交通枢纽的换乘组织效率。  相似文献   
124.
海浪模拟的三维仿真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讨论了海浪模拟的Longuet-Higgins模型和双叠加法模型,给出了在计算机上实现其三维仿真的具体方法,并从波面细化、颜色处理和光照控制三个方面提出了对海浪模拟效果改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5.
提高动车组运用计划的接续可靠性可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更好适应不断变化的运营环境。基于动车组运用网络图,考虑动车组初始任务、空车调拨等运用条件和检修里程、检修能力等约束条件,分析任务晚点条件下动车组完成相邻任务的能力,进一步提出交路段和整个运用日计划的接续可靠性定量化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以运营总惩罚费用最小为目标,考虑检修和热备任务的动车组运用计划优化模型,设计改进的蚁群算法求解模型,并利用算例验证。算例表明:在不改变基本运营条件下,适当增加接续时间可有效提高动车组运用计划的接续可靠性,且有效降低因接续失效而带来的高风险。  相似文献   
126.
基于M/G/c/c模型的地铁车站楼梯通道疏散能力瓶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乘客疏散能力及服务水平是地铁车站设计与站内客流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证安全运营的重要影响因素。M/G/c/c网络排队模型适用于各种空间内行人运动过程分析及相应指标的计算。本文在乘客运动特性分析基础上,结合车站空间结构特征,构建基于M/G/c/c的地铁车站楼梯与通道乘客疏散能力瓶颈分析模型。以北京地铁2号线与4号线的西直门换乘站为例开展研究,计算分析该站在乘客到达率发生变化时楼梯、通道的疏散能力瓶颈点,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7.
以一座5孔25 m曲线梁桥为例,就设计所关心的全桥内力分析和墩梁固结处的局部应力分析,分别采用梁格法和空间有限元法进行计算,由计算结果得到了曲线梁桥受力特点的定量分析,为设计类似结构提供了设计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8.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网络扩展和客流迅速增长,车站滞留风险和应急响应问题逐渐得到重视.本文在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乘客滞留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反向传播(Back-propagation, BP)神经网络模型,结合改进的P-中心选址模型求解得到应急公交驻车点的服务匹配方案.根据案例求解和方案对比研究表明,是否考虑风险权重影响了车站在选址过程中的相对重要度,基于风险分析的驻车点选址方案使部分权重较高的车站与驻车点之间的平均距离减少了0.8%~8.4%,但是对整个研究区域的公交应急服务覆盖效果影响很小,有利于应急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29.
2008���й��ۺϽ�ͨ�ṹ����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以2008年我国综合交通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交通体系发展的基本趋势;结合对美国、英国、日本、俄罗斯和印度等典型国家经济与土地资源条件和客货运输结构等指标的比较分析,研究了我国综合通体系结构的合理性;探讨了合理优化我国客货运输结构的基本手段和对策。研究认为:经过20世纪后期道路与民航系统的建设,中国的综合交通体系21世纪以来已进入第二次结构调整时期;作为一个人均资源不足的大国,在不断提高各种不同类型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水平的同时,应发挥不同客货运方式的技术经济特点和政策杠杆的引导作用,积极致力于优化客货运交通结构;重视城市化、机动化背景下的一体化城乡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特别是城市与枢纽地区的信息服务与接续运输组织,真正建立高效、可持续的国家城市间综合交通体系。  相似文献   
130.
多交路列车开行方案的优化编制是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面临的重要课题.根据大小交路列车运行特点,本文构建大小交路列车开行方案双层规划模型.上层模型考虑小交路区段乘客乘车选择偏好对列车客流分担比例的影响,以乘客等待时间、车辆走行公里和列车运行时间最小化为目标,以小交路折返站、发车频率及大小交路的发车比例为决策变量;下层模型以大小交路列车间满载率的均衡程度最大为目标,以列车编组辆数和发车间隔为决策变量.算例结果表明,采用"大交路大编组,小交路小编组"可以提高大小交路列车间满载率的均衡性;考虑满载率均衡性时,早晚高峰大小交路列车间平均满载率差值分别减小21.5%和17.9%;调整列车发车间隔和缩短小交路列车编组2种方法均可以提高满载率的均衡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