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2篇
  免费   10篇
公路运输   98篇
综合类   68篇
水路运输   385篇
铁路运输   45篇
综合运输   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571.
殷锡金 《轨道交通》2009,(12):42-45
本文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客流清分规则、“鉴识车票乘车路径”理论的详细解读,阐明城市轨道交通清分系统的清分规则应该遵循科学的、严谨的清分理论,并使用由该理论所创建的清分算法,才能确保在清分中,真正地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相似文献   
572.
预应力锚杆主动支护技术在隧道工程的应用日益增多,但其对浅埋大跨岩质隧道的适用性及作用机制尚未明确。以青岛地铁暗挖车站为依托工程,开展调研分析、数值计算和模型试验,对比分析预应力锚杆与非预应力锚杆对块状围岩的支护作用,从围岩应力补偿、块体围岩挤压成拱和危险块体控制3个方面研究浅埋大跨岩质隧道主动支护作用机制及理论模型,并进一步开展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原支护方案主要沿用了土质隧道支护理念,对岩质围岩自承能力的认识和利用不充分;锚杆预应力(100 kN)使围岩拉应力区消失、塑性区大幅度减小,并使围岩结构面的法向挤压接触应力提高约0.2~0.3 MPa,有效控制结构面两侧岩体的滑移错动,提升了隧道围岩整体稳定性;建立的主动支护理论模型将传统主动支护应力补偿对象由开挖面聚焦至岩体结构面;主动支护新方案较原支护方案的支护材料减量约30%,工期缩短约17%,隧道沉降量减小约50%。  相似文献   
573.
船舶结构的变形,不仅对结构强度有不良影响,而且会造成实际线型与理论形状的不符,改变船舶吃水、增加船体阻力、影响船舶性能等等;此外,还将使船体装配工作复杂化,并大大增加船体矫形的工作量。因此,寻找在结构上和工艺上防止和减少船体变形的有效方法,用最少的劳动力与最少的时间来矫正船体结构的变形,乃是我们造船工作者的一项很重要的任务。有关防止和减少焊接变形的一些方法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574.
575.
北京市的步道除人行外一般尚有些满载的货运三轮车、兽力车、手车,在局部地段行走或停放。某些地点还需经常停放小汽车。即步道上具有一定的荷载。对于这样的步道,我们修建时基本分为块料铺装、沥青材料铺装和沥青防尘处理等三类办法,现将此三类情况介绍于后:  相似文献   
576.
577.
578.
交通运输是现代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是联系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的桥梁和纽带,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水路、公路、铁路、航空、管道五种运输方式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初步形成横贯东西、沟通南北、联系全国和世界、水陆空并举的综合运输体系。  相似文献   
579.
580.
本文介绍了标定牵引功率为3280kW、符合Tier2标准的GEES44DC干线机车的排放测试结果和使用生物柴油混合燃料对机车排放的影响。使用含硫约400ppm的试验燃料进行基准排放测试,然后分别使用掺混比为2%、10%、20%和100%的生物柴油(由大豆提炼的)进行测试。气态和颗粒排放物按照美国联邦法规第40章92款进行采样。测试结果表明,与基础油相比,在美国环保局(EPA)干线机车牵引循环和调车循环时每种掺混油的颗粒物(PM)排放量均有所降低。混合10%生物柴油时,PM排放量降低最为显著。相比较而言,继续增加生物柴油比例对于进一步促进PM排放降低的效果有限。使用生物柴油时,就PM排放而言,调车循环比干线循环时降低更显著。使用B2、B10、B20混合燃料时循环加权氮氧化物(NOx)排放量的增加不明显,在试验误差范围内。然而,使用B100燃料干线机车牵引循环时NOx排放增加近15%。除使用纯生物柴油时碳氢化合物(HC)排放在干线和调车分别降低了21%和24%外,其他各工况碳氢化合物排放量在正常试验误差内。与使用基准油相比,测得干线牵引循环下使用B20和B100燃料一氧化碳排放量分别降低了17%和24%。使用B2和B10混合燃料时,体积燃油消耗增加了约1%。使用B20混合燃料时,体积燃油消耗略高于2%,使用B100燃料时增加了近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