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5篇
  免费   20篇
公路运输   384篇
综合类   187篇
水路运输   239篇
铁路运输   139篇
综合运输   2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针对现有泡沫沥青评价指标——膨胀率和半衰期用于评价泡沫温拌沥青发泡效果存在不足,在基于激光测距仪、数码相机等设备的非接触式试验方法上提出采用泡沫直径、尺寸分布、消泡速率评价泡沫温拌沥青发泡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泡沫直径受用水量影响比沥青温度大,印证了用水量比沥青温度对沥青发泡效果影响更大;90 s泡沫尺寸分布最集中,符合沥青发泡中泡沫稳定机理;消泡速率k值随用水量增大增加,印证了随用水量增加半衰期减小的结论;此外,从消泡速率变化情况表明泡沫沥青在拌合、运输、摊铺碾压阶段均可提高沥青混合料和易性。非接触试验方法与3个指标相结合能较准确的表征沥青发泡的整个过程,更好的评价发泡效果,有助于按照实际泡沫温拌沥青施工要求找到最佳的拌合时间点、发泡温度、用水来量等条件。  相似文献   
972.
为实时获取可靠的风速信息,基于阿里云物联网平台搭建了无线风速监测系统。以STM32作为物联网模块,采用MQTT协议建立与阿里云云端服务器的连接,将现场风速数据实时上传至云平台。在阿里云物联网云平台上搭建Web可视化界面,对上报的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同时将数据推送至微信小程序,使用户可以远程查看和监测风速。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能够实时获取风速信息,消息传输速率可达0.2条/秒,比QoS1提高了29%。  相似文献   
973.
轴温检测系统是动车组走行部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基于复兴号动车组轴温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对连接器、接地碳刷接触不良,轴箱、轴承、通气阀排气不畅等非传感器故障原因进行分析,为轴温检测系统故障的排查与处置提供新的思路。研究提出优化压夹尺寸、优化接地碳刷结构、加强碳粉清洁、注重轴承维护保养、加强远程温度监控等检修运用措施,以降低轴温检测系统故障率。针对当前轴温传感器故障判断逻辑缺陷问题,建议对不同生产厂家的温度传感器故障逻辑进行统型,并进一步优化轴温传感器故障逻辑,从而明确故障原因、缩短处置时间,减少轴温预报警故障对铁路运行秩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4.
纯电动汽车在冬季续行里程变短是目前实际应用中的最大问题。尤其是在北方气温低于零度的情况下,续航里程大幅降低,直接影响车辆的使用。蓄电池在低温环境下,充放电能力会严重降低,导致续行里程大幅缩水。若对蓄电池进行加热,使蓄电池维持在最佳工作温度区间,就可以使车辆续航里程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975.
针对集成多离合器的功率分流式混合动力汽车,研究了包含两个离合器状态协同切换的纯电动模式到混合动力模式的瞬态切换行为及动态协调优化控制策略。基于杠杆法和矩阵法建立系统不同切换阶段的动力学模型,根据发动机起停控制及模式切换需求对双离合器工作序列进行可行性分析并制定模式切换逻辑,在此基础上,针对双离合器协同滑摩导致的切换品质下降,以整车纵向冲击度、离合器滑摩功及模式切换时间为加权优化目标,基于模拟退火算法优化不同离合器接合和分离过程的滑摩行为,为解决固定发动机转速调节策略难以适应不同加速工况需求的难题,构建了混合动力模式下的发动机转速自适应调节策略,实现基于不同工况需求转矩的电机MG1转矩自适应调节。仿真测试和硬件在环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动态协调优化控制不仅能够有效地减小双离合器协同时的功率分流式HEV瞬态模式切换冲击度,而且具有优异的工况适应性,能够保证不同加速工况下的瞬态模式切换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