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6篇
综合类   3篇
水路运输   8篇
铁路运输   8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以沈阳地铁1号线为背景,对地铁车站大系统、小系统和区间隧道系统的各种模式进行分析,进而实现模式的触发、冲突判断和模式的执行与反馈.为了实现地铁运行模式的优化设计,通过分析环控系统模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模式数组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实现了模式的标准化与模块化设计.  相似文献   
22.
针对高速铁路高架桥区段贯通地线和信号电缆同沟敷设问题,采用计及接地电阻的贯通地线分段处理方法,结合现有模型建立全并联AT牵引网10导体传输线模型。分析了全并联AT牵引网正常以及TR短路故障情况下贯通地线电位和电流分布情况,对研究贯通地线与同沟敷设的信号电缆之间产生的电磁耦合影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3.
为提高山区干线公路的安全与畅通水平,在公路定位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每个类型交叉口的服务人口、转向特征及其在附近居民出行中的重要地位,对交叉口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再根据各种类型平面交叉口的通行特征采取封闭、合并归口、上跨或下穿等技术措施,在不影响沿线居民日常生产、生活出行的前提下,实现了控制交叉口数量,提高公路安全与畅通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24.
为提高双车道公路隧道群隧道间紧急停靠带安全设置水平,分析了在隧道出入口白洞效应和黑洞效应影响下,因紧急停靠带位置设置不当而可能引起的追尾碰撞事故及其发生过程,并以此为依据,建立了紧急停靠带与隧道出口安全距离解析方程组和紧急停靠带与隧道入口安全距离解析方程组,通过求解这两个方程组可获得紧急停靠带与隧道进出口应保持的最小安全距离.最后,用实例的方式介绍了如何应用本方法.  相似文献   
25.
为提高我国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景观效果,在大量搜集、分析国内外交通安全设施实施效果图例的基础上,提出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自然化、乡土化和隐蔽化的景观化设计新理念,在此理念的指导下,以标志和护栏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用实施效果图片为例分别对标志版面和支撑结构设计思路以及缆索护栏、混凝土护栏、波形梁护栏、钢木护栏和桥梁护栏设计思路进行探讨,分析的结果有助于提高我国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景观化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26.
主跨合龙是大跨度钢箱梁桥施工的关键,受气候、结构特点、施工技术方案、施工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较大.桥位合龙工作能否快速、精准地进行,除了充分的施工准备外,合理、完善的技术方案至关重要.以大榭第二大桥为例主要从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及方案实施等方面介绍单索面钢箱梁主跨合龙技术,为同类钢桥梁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7.
以跨距为50 m的高速铁路弹性链形悬挂接触网和时速350 km运行状态下的DSA380受电弓为研究对象,基于Ansys建立弓网动态仿真模型,利用正交试验法确定接触网参数多因素多水平交互作用组合,比较不同接触网参数组合下的弓网动态性能指标,对接触网参数敏感性进行排序,得到最优接触网参数组合。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弓网动态性能优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8.
列车通过车载电池实现应急自牵引,将迫停于区间的列车自行牵引至就近车站,能有效解决因列车不能受电引起的应急处置问题,提高处置效率。分析了锂离子电池作为电池载体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在AW3(超载)载荷条件下,在30‰坡道上爬坡500 m,再在平直道上运行1 000 m的电池系统的能量和功率需求,给出了既有列车实现车载电池自牵引功能的改造方案和相关改造要点。介绍了对既有列车(试验列车)的改造,以及为验证自牵引功能进行的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列车应急牵引电池满足设计需求,并有一定的余量,改造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29.
公路平面交叉口左转弯车道安全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我国平面交叉口左转弯车道的安全设计水平,在对我国左转弯车道设计中经常出现的安全问题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从交通安全角度出发,总结进行左转弯车道设计时应遵循的安全设计原则,在此原则指导下提出适合于在我国推广使用的左转弯车道安全设计方法及其渐变段、减速车道、等候段、主线偏移段等组成部分的几何参数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30.
动态交通信息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是智能交通系统的关键,ITS的各种功能都是以信息应用为中心展开的。交通信息处理系统是ITS各子系统联系的纽带和中枢,为ITS提供信息保障。阐述了交通信息处理系统的重要性和基本功能,对国内外交通信息处理技术进行了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系统框架流程设计,并对交通数据质量控制、信息融合、交通数据集成和存储等信息处理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