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2篇
  免费   18篇
公路运输   294篇
综合类   150篇
水路运输   204篇
铁路运输   166篇
综合运输   2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珠光体与奥氏体异种钢TIG焊接头结合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珠光体钢和奥氏体不锈钢复合管钨极氩弧焊(TIG)接头的性能。采用TIG焊和超低碳奥氏体不锈钢焊丝TGS—309L焊接20/0Crl8Ni9复合管的过渡层焊缝,焊后利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焊接接头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焊缝成分和金相组织能保证复合管使用过程中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222.
针对“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的车用动力电池管理,提出了一种孪生数据驱动的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新模式,建立了数字孪生驱动的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架构,详细阐述了该架构运行机理。以孪生数据为核心,从动力电池设计、制造、使用、再制造、梯次利用、回收再生共6个场景对数字孪生技术在动力电池上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并对其中应用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数字孪生驱动的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对动力电池制造、运行、维护提供实时反馈和保障,为动力电池绿色低碳设计、安全高效设计的全局最优解提供路径,通过提高设计质量,能有效实现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良性循环,虽然一些关键技术尚待突破,但数字孪生技术在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上的应用具有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223.
在介绍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的功能模型和结构模型,并具体阐述了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的各个阶段的融合方法和具体操作措施。最后将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引进光电测量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光电联合测量系统的模型。  相似文献   
224.
港口作为运输网络的重要枢纽节点,在综合物流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阐述了环珠江三角洲地区三个港口群的发展状况,分析了环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港口物流的优势和制约因素。从加快构建环珠江三角洲地区临港工业走廊、建设自有特色的港口物流和完善集疏运体系、促进港口物流对接三大方面提出加快环珠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物流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225.
船舶管路系统振动噪声控制问题依然有待解决,极大影响船舶的声学性能。本文通过实船测试和理论分析提出一种新的管路系统被动控制技术。首先对调谐质量阻尼器进行理论建模,分析了质量比、阻尼因子、频率比等调谐质量阻尼器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然后通过船管路系统振动测试确定了重点控制对象和重点控制频率,并据此对调谐质量阻尼器进行参数优化和结构设计;最后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进行了振动抑制效果的验证,结果表明管路系统振动被有效抑制。  相似文献   
226.
[目的]为了解决现有的阻尼材料粘贴质量对于声学检验方法数据敏感度低的问题,[方法]提出基于频响函数的频点振级落差概念。以船舶通用基座实验台架为待测结构,利用锤击法获取阻尼材料粘贴面积改变前、后的实验数据,采用阻尼因子、合成频响函数级、频点振级落差和典型测点间的频谱,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对比分析,得到不同方法对粘贴质量异常问题的数据敏感度,以及识别异常问题区域的准确性。[结果]研究表明,与其他3种方法相比,将频点振级落差概念应用于阻尼材料粘贴质量问题识别时,在完全贴合状态下,2次测量结果的偏差在1 dB以下;改变粘贴面积后,单频点振级落差和频点振级落差总级均明显高于2 dB,曲线偏移明显。[结论]频点振级落差分析方法具有数据敏感度高、数据量小、粘贴质量异常问题区域识别准确等优点,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27.
舰船海水管路的腐蚀问题使管路壁厚大面积减薄,降低了管路的承压能力,导致海水管路漏泄或穿孔破损,可引发舰船动力装置、发电机组设备故障,威胁舰船的航行安全。文章针对舰船海水管路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问题,分析了舰船海水管路的主要腐蚀类型、机理、部位及其危害,比较了远场涡流检测法、漏磁通检测法、脉冲涡流检测法、超声波检测法4种常用的金属管路壁厚检测方法的优劣性,结合舰船海水管路的工作环境和腐蚀特点,提出利用超声波检测法检测腐蚀缺陷形貌、管壁厚度等信息,能够为舰船海水管路的健康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确保海水管路的可靠性和舰船设备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228.
透水框架群在航道整治护滩工程中常采用一次性施工到位的方式。这种施工方式不能充分利用透水框架的高度,会造成透水框架群堆积高度不理想。提出利用先期实施1~2层透水框架群淤积后的地形,再实施1~2层透水框架群,即分层分时实施透水框架群的施工方式。水槽概化试验表明,分层分时实施透水框架群可充分利用先期实施后淤积的地形,达到理想的堆积高度,从而有效提高透水框架群的促淤效果。  相似文献   
229.
水面舰船多学科设计优化(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学科设计优化(MDO)被认为是目前处理海洋结构物设计的有效方法.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也开展了将多学科设计优化应用于船舶设计的研究.上一篇文章从船舶设计研究人员的角度出发对多学科设计优化的理论进行了介绍并且对一条发表了的国外舰船的模型进行了优化.在本文中,作者对国内的一艘实船的概念设计建立了多学科设计优化模型,该模型包括快速性、操纵性和船中剖面的总纵强度分析,它有37个设计变量,9个约束和两个目标.iSIGHT9.O被用来集成这些模块并执行优化,最终找到的优化设计不仅提高了该船的快速性,同时减小了船中剖面的截面积.  相似文献   
230.
当前地铁车站暖通BIM正向设计中,在计算空调负荷时,需在焓湿图确定每个房间的设计参数,费时费力、信息交互性差,无法充分利用BIM模型信息,难以发挥BIM软件优势.针对地铁设备区空调系统,基于BIM模型特点和Dynamo软件可视化编程,通过自动读取模型信息,编制房间人数、设备发热量等数据库,实现不同空调系统、不同房间的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