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2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嘉绍大桥为工程背景,进行多塔斜拉桥力学性能研究.首先分析了多塔斜拉桥索塔数量逐渐增加时,索塔活载变形、内力以及主梁竖向挠度的变化规律,通过分析得出多塔斜拉桥中间塔受力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其次研究了改善多塔斜拉桥中间塔受力的两个解决方式(一是采用大刚度索塔;二是合理采用塔梁结构体系),并对这两种解决方式的适用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杭州湾跨海大桥航道桥包括南航道桥和北航道桥,南航道桥为主跨318 m的A形独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北航道桥为主跨448 m的钻石形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介绍南、北航道桥的钢箱梁构造、结构体系、细部构造、结构计算和涂装方案等。  相似文献   
13.
杭州湾跨海大桥总体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全长36 km,其中大桥长35.7 km,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根据本桥规模巨大、水文条件复杂、气象多变、工程地质条件差、海洋腐蚀环境等特定建设条件的需要,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总体设计采用了多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和新理论,实现了多项桥梁设计技术创新和设计理念创新。  相似文献   
14.
大跨斜拉桥结构消能减震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斜拉桥的结构特点,对大跨斜拉桥减震结构体系进行了探讨,在减震分析过程中亦应同时对消能减震装置参数优化的主要目标进行研究。以杭州湾大桥工程北航道斜拉桥作为工程实例进行减震设计,由于采取了合理的减震结构体系、设定了较科学的减震优化目标,使北航道桥的减震设计取得了很好的减震效果。  相似文献   
15.
杭州湾跨海大桥总体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全长36 km,其中大桥长35.7 km,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根据本桥规模巨大、水文条件复杂、气象多变、工程地质条件差、海洋腐蚀环境等特定建设条件的需要,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总体设计采用了多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和新理论,实现了多项桥梁设计技术创新和设计理念创新.  相似文献   
16.
海上长大桥梁非通航孔桥防撞设施设计一直是桥梁设计领域的一大难题.由于嘉绍大桥建设条件的特殊性,以往海上长桥非通航孔桥所采用的防撞构造均难以适用.文中对嘉绍大桥水中区引桥防船撞设施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由于建设条件的特殊性,嘉绍大桥70 m跨径水中区引桥采用了单桩独柱形式的下部结构.为确保结构受力合理和运营安全,有必要对单桩独柱下部结构的受力特点进行系统分析,对结构体系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杭州湾跨海大桥的线形景观分析与论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谦  王仁贵  刘秀芹 《公路》2006,(9):26-29
任何大跨径的桥梁在长线形的长桥中都显得形态弱小,在长桥的景观设计中,平纵线形的设计是构成长桥景观的重点。通过对杭州湾跨海大桥平纵线形的论证,对长桥线形进行了全面细致和全方位的景观研究。  相似文献   
19.
张靖皋长江大桥南航道桥,综合考虑地形、地貌、水文、地质、通航、两岸城市规划、岸线利用和江中设施等因素,最终设计为主跨2 300 m的双跨吊悬索桥。基于风洞试验和数值计算,最终采用了增设多种气动稳定措施以及涡振制振措施的整体式钢箱梁加劲梁,使得桥梁的抗风设计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20.
宁波舟山港主通道主通航孔桥为主跨 2?550m 的三塔钢箱梁斜拉桥, 桥址区设计基准风速为 42. 3m/ s, 可通航 10 万吨级海轮。 通过对约束条件、 索塔和主梁刚度、 边中塔拉索数量等措施进行研究, 确定了结构整体刚度的保证措施; 通过风洞试验研究, 明确了最大双悬臂抖振控制措施; 为满足结构对 10 万吨级船舶的防撞能力, 采用了双层钢套箱进行防撞消能; 大桥位于东海, 为提升结构耐久性, 浪溅区采用了高性能环氧钢筋, 索塔钢锚梁采用了耐候钢, 主梁内设置了检查车。 通过上述措施, 保证了结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