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篇
  免费   8篇
公路运输   104篇
综合类   45篇
水路运输   108篇
铁路运输   48篇
综合运输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3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01.
王子 《当代汽车》2007,(10):101-101
飞度车窗玻璃共振的问题已经困扰我将近大半年的时间。问飞度车友会的人,结果大家或多或少都存在这样的情况。[第一段]  相似文献   
302.
王子 《当代汽车》2007,(10):102-102
我开的单位上一辆瑞风车,这几天机油灯异常报警。平时起动车辆时,很长时间不见机油灯亮,试着加几脚油门后,在怠速情况下机油灯只是闪几下,高速运转一切正常。[第一段]  相似文献   
303.
为了评估预应力CFRP板加固梁在静载和疲劳荷载作用下的加固效果,对预应力CFRP板加固混凝土梁抗弯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刚性自锁式锚固系统将预应力CFRP板锚固于混凝土梁底,共设计试验梁3根,采取四点弯加载方式进行承载力及疲劳试验,1根试验梁未加固,1根用于承载力试验,1根用于疲劳试验,对比研究3根试验梁的承载力与疲劳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预应力CFRP板对钢筋混凝土梁进行抗弯加固是一种有效的加固方式,加固后试件开裂荷载提升明显,裂缝分布更加密集;加固后构件承载力提高32%以上,延性有所下降;刚性自锁式锚固系统可以实现正常使用阶段对预应力CFRP板的有效锚固,且具有良好的抗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304.
305.
依托阜溧高速公路横泾河特大桥工程,针对高速公路全预制装配式桥梁对施工场地、周边环境、施工质量、安全管理及标准化要求高的现状,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一体化架桥机。同时,提出了适用于预制立柱、盖梁及小箱梁一体化安装的新工艺,实现了全预制装配式桥梁墩梁的同步架设,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架梁速度。此工艺具有便于现场施工组织、减少地基处理、不受地面及地质制约、高效经济等诸多优点,为全预制装配式桥梁的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06.
伴随着新冠疫情在全世界的不断反复,航空公司的收益直线下降,但是,对比航空公司货运而言却有着积极的一面。本文针对疫情前后全球航空货运发展情况对比进行分析,继而讨论疫情下传统航空公司货运面临的发展机遇,以及疫情下航空公司货运发展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7.
308.
采用流延法制备石墨复合双极板,以电导率和力学性能为主要指标,结合电子显微镜(SEM)表征技术分析,研究了浆料黏度、浆料温度、流延速度、刮刀高度和液面高度,对双极板生坯的流延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浆料适宜流延黏度为5 500~6 500 m Pa·s,浆料流延温度为35~40℃,流延速度为0.5~0.6 m/min,刮刀辊高度为1.2~1.4 mm,液面高度为2.5~3.5 cm,此时流延出的双极板生胚致密度高、黏附均匀、表面光洁、平整度高。  相似文献   
309.
为研究木质素纤维复配SBS改性沥青胶浆的流变特性及微观作用机理,制备了不同掺量的木质素纤维/SBS复合(WF/SBS)改性沥青,利用动态剪切流变(DSR)以及弯曲梁流变(BBR)试验分析了复合改性沥青的高、低温流变性能,通过针入度、软化点与延度试验评价了其基本物理性能;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改性沥青的微观结构、改性共混机理进行了观察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木质素纤维对SBS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改善效果显著,低温抗裂性改善效果一般。在高温状态下,WF/SBS改性沥青表现出更优的弹性特性,具有更宽的相位角变化范围,更低的温度敏感性。基于扫描电镜SEM试验可知,WF/SBS是一种以物理改性为主的共混体系,木质素纤维的脱黏与拔出效应以及与SBS改性沥青复配后形成的“点+线”式的空间网络结构是促使其高温稳定性提升的主要原因。当木质素纤维掺量为0.2%时,其微观分布形态最优,掺量增加至0.3%时开始出现团聚现象。  相似文献   
3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