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0篇
  免费   14篇
公路运输   210篇
综合类   157篇
水路运输   83篇
铁路运输   205篇
综合运输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从分析上海既有铁路枢纽线路在城市范围内的布局和功能出发,探讨了枢纽在客流密集、流向集中、运程较长的地区,将部分既有地面铁路线改造成高架有轨城市快速线路等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82.
新兴交叉学科教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十几年来。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鲜明特征是多学科及技术相互交叉渗透,新兴交叉学科不断涌现,高新技术群同步形成。这必将深刻地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综合智力因素的培养,提高其科技素质,显得尤为重要。自1992年以来,我们立题对高等学校开展交叉学科教学进行了探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相似文献   
83.
84.
分析WGC-01型微机故障测距装置几个不能准确测量的问题,提出了运行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85.
论述了高性能机车转向架设计理念 ,并提出了从结构设计、参数优化、动力学性能预测 3方面出发开发高性能机车转向架的具体措施 ;以 2 0 0km/h交流传动电力机车转向架的研发为例 ,介绍了高性能机车转向架设计理念的具体应用情况及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86.
本文论述了稳定土拌和机料仓卸料装置的研制情况、使用效果和国内外技术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87.
减轻列车轮轨横向动力作用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铁道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及仿真分析系统,分析了机车车辆悬挂参数、结构参数及轨道结构参数对轮轨横向相互作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降低轮轨横向动力作用的技术措施:(1)一系水平定位刚度(纵向和横向刚度)对轮轨横向动力作用影响较大,刚度值选取的基本设计原则是,在充分满足运动稳定性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刚度值;(2)二系水平(包括纵向和横向)刚度对轮轨横向动力作用影响不明显,设计时,应更多地考虑机车车辆的平稳性;(3)簧下质量对轮轨横向动力作用影响较大,较小簧下质量,将使轮轨横向动力作用得到显著的降低;(4)较低的扣件横向刚度、扣件垂向刚度及道床横向刚度等参数值将有利于降低轮轨横向动力作用。  相似文献   
88.
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综合监控系统的集成模式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结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综合监控系统的特点,对综合监控系统的集成模式进行研究.分析、比较了集中式、分布式和分层分布式三种集成模式的系统结构、优缺点及其适用工程,指出分层分布式集成模式是当前国内建设综合监控系统时采取的主要形式.充分吸取这种模式的优点,将有助于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综合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89.
双电源监控系统通过远程监视、协调、控制能将故障定位、隔离、自动恢复供电,减少自闭、贯通线路故障停电范围,提高信号供电的可靠性,确保供电质量,节约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使电力调度管理走向自动化、信息化。  相似文献   
90.
用纳米氧化锌作为填充剂,通过机械搅拌和超声振荡处理,制备了纳米氧化锌改性聚四氟乙烯材料,并对改性后的氟塑料与金属复合研制的衬套的摩擦磨损性能变化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项性能均达到或超过了标准规定的技术要求,为该衬套在提速客货车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