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3篇
  免费   11篇
公路运输   223篇
综合类   117篇
水路运输   100篇
铁路运输   100篇
综合运输   1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0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81.
马瑛  王强 《轨道交通》2008,(6):52-54
地铁公安通信系统已经成为地铁公安人员开展日常工作稠处理突发事件的重要工具。该系统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灵活的现代化通信手段,在发现治安问题时通过它能快速合理地调动警力。本文从地铁公安通信业务需求分析入手,针对各系统可采用的方案对公安通信系统网络结构进行优化,对轨道交通公安通信系统建设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2.
铁路货运量的灰色预测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近年全国铁路货运量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运用灰色理论建立了铁路货运量预测模型。经过实际数据计算和精度检验,验证了灰色预测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3.
向元锋  王强  郭赞辉 《中国水运》2014,(11):314-315
大体积现浇混凝土裂缝是港口工程码头胸墙和码头面层普遍存在的一个施工难题,且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文中结合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一期发展项目码头胸墙的施工情况,就码头胸墙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期裂缝产生的成因机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据实提出了相应的防裂措施,在施工应用中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4.
封闭式连通管挠度测量系统动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斌  王强 《交通标准化》2014,(11):139-143
挠度的长期、自动、准确、快速测量一直是大跨度桥梁监测的重点和难点.在简要对比现有挠度监测方法的基础上,介绍了近年来兴起的封闭式连通管挠度测量系统,分析了其动态挠度测量的实现原理和量值传递过程,通过振动台试验测定了系统的动态特性.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压力传感器的存在改变了管道的终端阻抗,显著影响了管道压力传递的动态特性;同时压力传感器较低的通频带可能会带来不可忽视的测量失真.针对这两个影响因素,讨论了提升系统动态特性的可行方法,并对系统的研究和改进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5.
水泥稳定碎石层裂纹控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泥稳定碎石层具有强度高、水稳定性好、耐冲刷等力学性能,但由于其脆性较大,容易产生裂纹。文章阐述了水泥稳定碎石层裂纹产生的机理,并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裂纹的成因,提出了裂纹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86.
针对半挂汽车列车动力学模型和实际问题,提出了半挂汽车列车的理想模型和理想模型设计参数确定方法;为了使实际车辆的输出信号和理想模型的信号相一致,运用李亚普诺夫稳定性理论,采用数学解析方法,设计了一个半挂汽车列车鲁棒积分转向控制器,并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控制器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87.
随着冲压生产线的不断提速,机器人抓料的准确性成为影响生产效率的关键因素,为了进一步减少机器人的抓料故障,在基于现有双料检测技术的基础上,本文开创性的使用称重双料检测,即比较原料的设定重量与压力传感器的检测重量的差值,从而确定机器人是否存在多抓料的情况。实践结果表明,在使用称重双料检测技术后,基本杜绝了机器人抓双料的问题,极大地提升了自动化线的稳定性,为生产效率的持续提升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8.
公路线形设计一致性水平是衡量道路交通安全的一个重要标准,目前对低等级公路的研究较为薄弱.在国内外公路线形设计一致性研究的基础上,基于汽车加速度,分别建立了与二级公路相适应的小客车和货车运行车速预测模型,并进一步研究采用加/减速度作为反映影响公路安全的线形设计一致性评价指标.最后选取某二级公路实际调查路段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9.
在考虑载重车辆轮胎材料非线性、接触非线性以及大变形等复杂力学特性基础上,依据有限元理论,借助Pro/E与ANSYS软件,对载重车辆轮胎进行有限元研究,获得轮胎在多种工况条件下受力及工作性能状况,为进一步进行子午线轮胎动态接触分析和结构优化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0.
为了进一步明确工程车辆翻新轮胎的力学性能,提高其使用寿命,通过构建工程车辆翻新轮胎计算机几何模型、有限元分析模型、承载变形特性试验系统,对工程车辆翻新轮胎承载变形特性进行有限元分析及试验研究,并与同型号新轮胎进行对比分析,获得静态接地工况下工程车辆翻新轮胎的载荷-变形、载荷-刚度、载荷-压缩率等特性规律,构建26.5R25工程车辆翻新轮胎径向承载变形数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工程车辆翻新轮胎的径向变形、侧向变形变化规律与新轮胎接近,径向与侧向变形均比同型号新轮胎稍小;当胎压一定时,随着载荷的增加,工程车辆翻新轮胎径向变形呈线性增大,当胎压较低时侧向变形呈线性增大,当胎压较高时侧向变形呈非线性增大;工程车辆翻新轮胎的径向刚度及压缩率受径向载荷和胎压的影响较大,载荷一定时,径向刚度随胎压的增大而增大;胎压一定时,工程车辆翻新轮胎的压缩率随径向载荷的增大而增大,且稍小于同品牌、同型号新轮胎的压缩率;旧胎体的不同老化程度对工程车辆轮胎翻新后的承载-变形特性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在低载工况下,工程车辆翻新轮胎和新轮胎径向刚度差异不大,在接近标准载荷及高载工况下,工程车辆翻新轮胎径向刚度较新轮胎大,且随着载荷的增大,工程车辆翻新轮胎和新轮胎径向变形差异不断加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