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12篇
公路运输   175篇
综合类   37篇
水路运输   47篇
铁路运输   27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洛塘河双层高架特大桥为我国首座双层高架特大桥,需要设计一种高防撞等级桥梁护栏以满足其安全防护要求。结合现场交通条件调查和现行标准规范确定出护栏的碰撞条件和安全性能评价标准,综合考虑安全防护、景观以及经济性等因素,提出一种上部采用耐冲击钢材、下部采用钢筋混凝土墙体的组合式桥梁护栏,采用经过实车足尺碰撞试验校核的计算机仿真模型对护栏结构进行安全性能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新型护栏可对碰撞能量520kJ的大客车、碰撞能量650kJ的整体式大货车以及碰撞能量894kJ的拖挂式货车均进行有效防护。护栏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评价标准要求,碰撞能量高于现行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282.
针对高水头船闸大型反弧门结构动力设计安全问题,进行阀门、门杆系统自振特性三维有限元计算,探讨门杆耦合特性及主要结构尺寸的敏感性。研究表明,门杆耦合系统模态更加丰富,自振特性由吊杆起决定性作用,系统基频11.59 Hz,为吊杆单独弯曲振动,吊杆-门体耦合自振频率略低于门体,吊杆长度对系统自振特性影响较大,支臂外包面板厚度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83.
海军舰船设计方案的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海军舰船设计方案的特点,基于对方案评估的基本认识和舰船设计方案评估的指标体系,深入探讨了指标综合的方法,研究了底层指标的度量问题,提出了部分底层指标“简化的综合度量法”,可用于舰船设计方案的评估、权衡、优化等,对其应用条件和应用形式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84.
高水头船闸反弧门顶止水频繁损坏已成为影响船闸运行可靠度的主要问题,开展顶止水工作状态下水动力特性研究十分必要。采用顶止水1:1切片试验装置,开展反弧门小开度运行时顶止水窄缝射流水动力学试验研究,揭示顶止水窄缝射流空化发生发展过程、止水表面动水时均压力分布规律和脉动压力能量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窄缝射流空化在顶止水下表面产生20~80 Hz的高频压力脉动,易引起柔性止水大变形失稳,是阀门开启初期发生冲击性振动的原因。  相似文献   
285.
借助上海某下立交工程,分析条形深基坑开挖对临近大直径管线影响,可知围护结构宜采用直径1 000 mm钻孔咬合桩,较大的围护刚度对控制基坑变形作用明显。污水管竖向位于坑底附近,水平方向处于基坑理论破裂角之外时,主要发生开挖面的水平位移;污水管竖向位于坑底之上,竖向处于基坑理论破裂角范围内时,位移值相比较大,矢量方向指向坑脚;污水管竖向位于坑底以上,竖向处于基坑理论破裂角外时,总位移方向指向坑脚。通过分析,得出管道与基坑水平距离、管道覆土埋深是管道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除基坑工程本体以外),管径为次要因素。可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86.
通过对滚筒或滚杠法、小车拖运法、滑动牵引法等多种过站方法的分析,提出了大直径盾构空推过站的新思路和方法。大盾构在钢筋混凝土基座上前行,通过底部拼装管片提供后靠力进行前行,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更合理。通过对过站流程的梳理,分析了过站施工的主要重难点在于:基座结构与工作井内部结构的相协调性;过站施工的减摩与辅助措施;纵向运输的保障措施。国内在大直径盾构过站方面经验较少,该工程提出的空推过站方法对类似项目具有很好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87.
依托乌江构皮滩通航工程,开展了含长距离通航隧洞中间渠道的水力学观测与实船试验,揭示了中间渠道波动传播时空变化规律及船舶航行特性。观测表明:中间渠道波动传播速度约5.0~6.8 m/s,波幅与水面宽度呈反比,中间渠道两端的水面波动最大,通航隧洞内次之,大型渡槽交汇区波动最小;在中间渠道船厢卧倒门启闭产生的波幅在2 cm内,船舶正常航行产生的最大波幅约10 cm以内,主要波动周期为120~160 s,水面波动对船舶航行富余水深影响不大;船舶在中间渠道正常航行速度达到了设计指标,最大下沉量发生于船舶出厢连续加速阶段,实测上行和下行最大下沉量分别约25和13 cm,船舶在中间渠道内航行下沉量约10 cm以内,富余水深较大,通航隧洞断面设计总体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