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11篇
公路运输   85篇
综合类   34篇
水路运输   47篇
铁路运输   24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11.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悬浇施工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采用挂篮现浇悬臂施工,施工技术要求高,为使得该桥顺利合拢,符合设计要求,对该桥进行施工控制。通过现场施工控制,该桥中跨合拢时的合拢段两端实测高程差与施工控制预计高程差在监控要求的范围内,应力也在设计要求的范围内,说明该桥的施工控制是成功的,从而为工程施工提供一种有效施工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112.
结合GB/T 50378—2019《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系统地梳理了我国地铁车站地下空间绿色建筑设计研究的发展现状。从宏观场地规划、中观建筑设计、微观空间表达三个维度解构地铁车站绿色建筑设计影响要素。结合客观技术和主观感知层面,提出利用组合赋权法构建相应的评价体系,提出了地铁车站地下空间绿色建筑设计体系中各影响要素的综合权重及总得分的计算公式。系统地归纳了地铁车站绿色建筑设计技术,拓展了地铁车站空间文化表达方式,并探索了地铁车站地下空间绿色建筑设计的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3.
主桥顶升支座更换对变截面连续梁桥结构性能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桥梁支座更换问题,利用桥博V3.2.0程序计算支座顶升对三跨变截面连续梁受力状态的影响,以保证梁体结构的安全。分析结果显示:梁体截面应力增量与顶升近似呈线性关系;顶升强迫位移10mm对梁体受力影响较小,最大增量为5.9%;且设置支座顶升最大强迫位移为10mm作为支座更换限制高度能保证梁体安全。  相似文献   
114.
文章通过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CBR承载比、回弹模量试验,为天津空客A320配套工程公路建设使用土壤固化剂处理路基确定了施工方案和保证施工质量的控制指标:现场土添加4%石灰和路邦土壤固化剂的无机稳定土做路床处理时,当压实度大于90.0%,其抗压强度可大于0.80MPa;现场土添加2%水泥、3%石灰和路邦土壤固化剂做底基层无机稳定土时,压实度达到95.5%以上则无侧限抗压强度可满足1.5MPa的要求;现场土添加3%水泥、3%石灰和路邦土壤固化剂做公路基层无机稳定土时,无侧限抗压强度若要达到2.5MPa,压实度必须控制在97.6%以上。试验总结出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与压实度的关系曲线,可以为道路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5.
为进一步挖掘三峡船闸的通过能力,提出4.5 m吃水大长宽比船舶同步移舶技术。通过系统性的实船试验,从船舶停泊安全和航行安全两方面探讨该技术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船舶系缆力在船舶制动停靠、闸室充泄水、人字门开启3个典型时段均超过了200 kN,系缆力与船舶排水量、闸室惯性超高(降)和初始水深密切相关,系缆方式对系缆力无明显影响;基于实测数据建立的下沉量公式预测,4.5 m吃水大长宽比船舶同步移舶航速小于1 m/s时不存在触底风险;大型船舶的停泊安全是制约进一步挖潜三峡船闸通过能力的关键问题,船舶的航行安全不是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16.
目前有关无填料振冲密实法相关原理和工程应用已有很多,但有关无填料振冲国内外标准的对比分析几乎没有。针对无填料振冲密实法在国内外标准设计条文的差异性,选取英国CIRIA协会标准C573、英国ICE协会标准、美国国防部军工手册和中国港口工程地基行业规范,对4种常用设计规范的条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英国CIRIA协会标准和美国国防部军工手册均提供较详细设计表格,指导性强;而中国港口标准和英国ICE协会标准则仅提供原则性规范和具体数值范围。同时基于科威特LNGI工程项目,比较不同间距设计方法在同一设计密实度要求下的差异性,为国内完善无填料振冲设计规范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7.
为确定栟茶河桥8-2#箱梁存在的施工缺陷对其承载能力的影响,对该箱梁进行了静载试验,并与理论计算进行了对比。理论计算和静载试验结果对比表明,该施工缺陷对该箱梁的承载能力影响较小,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另外,对该箱梁缺陷的修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8.
在进行连续刚构桥设计时对恒载及预应力、徐变影响值、静活载、温度值等各种因素加以考虑,从而得到梁体的立模高程。在施工前,在尊重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挂篮的弹性及非弹性变形等因素进行考察,以便修正立模高程的设计;而在施工工程中,需要跟踪测量,并将测量结果同理论计算值进行比照,及时调整施工中的问题。另外,要严格控制节段的施工周期、  相似文献   
119.
针对克里比深水港工程码头后方轨道梁部分钢管桩无法沉桩至设计桩端持力层,承载力无法满足设计要求这一工程难题,提出通过优化桩端结构来提高钢管桩在硬黏土层中的承载力。对3种桩端结构进行了现场试验,并通过贯入度观测、打桩监控、高应变动力测试和静载试验等方法,分析了开口、半闭口和闭口钢管桩在硬黏土层中的贯入度、桩身应力和极限承载力的变化情况。基于现场试验结果,最终选定闭口桩端结构作为本项目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20.
分析舰船重量重心设计中的流程和关键要素,以关系模型为基础,按照规范化理论要求进行了系统设计,利用最新的信息集成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实现舰船重量重心设计中的信息集成和智能化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