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6篇
综合类   16篇
水路运输   14篇
铁路运输   7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41.
为了提高公交运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新能源公交车的节能减排水平,建立一种基于独立性权系数法和改进TOPSIS方法的驾驶行为经济性量化评估模型,利用公交运行大数据对驾驶行为经济性进行综合分析.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共6个指标被选作主要评价依据,包括平均每公里电荷比、车速标准差、急加速次数比、急刹车次数比、电流过大次数比...  相似文献   
42.
神经网络在内燃机整机振动主动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微机控制原理,设计内燃机整机振动主动控制的电控系统,将神经网络技术应用于电控系统中,构造一种适合此系统的BP神经网络,对整机振动控制进行仿真辨识。结果表明,这种新的控制算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43.
为了揭示车辆参数对列车碰撞爬车行为的影响规律,首先基于车轨耦合的基本思路,建立车辆模型和移动轨道模型,用非线性轮轨接触模型耦合车辆模型和移动轨道模型;非线性钩缓装置模型用于连接相邻的两个车辆模型;然后通过模拟两同型列车低速正面碰撞,获得了不同参数情况下车辆和轨道的动态响应;最后用车轮抬升量作为车辆碰撞爬车指标,分析了车轮抬升量对碰撞速度、车体质心高度和二系垂向刚度的灵敏度和相对灵敏度. 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碰撞速度增大至27 km/h时,车轮抬升量陡增至36.5 mm;质心高度增大20%时,车轮抬升量增加41%;二系垂向刚度增大20%时,车轮抬升量减小16.6%;车轮抬升量随碰撞速度和质心高度的增大而增大,而随着二系垂向刚度的增大而减小;车轮抬升量对碰撞速度的灵敏度是非线性的;质心高度和二系垂向刚度的相对灵敏度分别为205%和?83%.   相似文献   
44.
针对城郊公路城市化改造这类现阶段我国城市常见的典型工程,文章通过总结该类工程方案的实际经验,提出了改造方案的规划设计原则,归纳了方案研究所涉及的主要内容,总结了改造方案研究的规划设计理念和方法。  相似文献   
45.
当前《环保法》修改的困局,凸显辨析《环保法》特殊功能的必要。笔者主张改造现行《环保法》,使其具备并发挥以下三项特殊功能:(一)为环保事业奠定法律基础和组织保障;(二)规范和约束有关环境的政府行为;(三)规定一般性环境监管制度。这三项功能都服务于环境法"为环保主体良性有效互动提供法律保障"这一总任务。经过这样的改造和提升,《环保法》将成为一部以为环保事业奠定基础和规范及制约有关环境的政府行为为主要功能的法律。  相似文献   
46.
针对波浪条件下传统的平板驳船和履带吊车配合振冲碎石桩施工桩位偏差大、时利率低、安全隐患高等问题,通过船舶改造、改进振冲设备、优化施工工艺,结合唐山港某防波堤堤头改造工程,提出一种钢桩定位抓斗船改装、送料振冲一体水下振冲碎石桩施工技术方案并验证其可行性。结果表明,该方案满足施工安全性、桩位精度等要求,在类似工况下具有推广价值。通过模块化的改装,拓展了船舶应用范围,提高了成桩质量及波浪条件下的时利率,节约了工程成本。  相似文献   
47.
天津地区某疏浚工程采用大型绞吸船施工,最远吹距达17 km。针对单艘非自航大型绞吸挖泥船无法满足工程长吹距施工的问题,研究大型绞吸船串联施工技术。通过去除自有闲置绞吸船桥架、钢桩定位等系统,并增设锚缆定位等辅助设备的方式,针对串联施工对大型绞吸船进行适应性改造;通过对串联施工多种工况的理论计算,确定两船的最佳施工间距范围,提升大型绞吸船串联系统的生产率和稳定性,保障工程按期完成。结果表明:大型绞吸船串联施工设备改造方案及施工工艺满足工程长吹距施工要求,降低生产成本,减少船舶停滞,提升生产率约24%,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8.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汽车安全事故形态的了解及交通法的普及,安全带的佩戴率日益提升。安全带在碰撞事故中对于乘员的保护作用毋庸置疑,但客户在日常使用中却无法感知到安全带的约束性能;为了提升安全带的日常使用舒适度,减小碰撞前的安全带松弛量,主动式安全带应运而生。本文首先阐述主动式安全带的发展背景及原理,明确主动式安全带的应用工况和目标性能;之后基于某主动式安全带的结构,结合相关设计参数给出设计优化提案,为主动式安全带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