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篇
综合类   2篇
水路运输   7篇
铁路运输   1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道岔钢轨件采用的先喷风后喷雾的热处理方式、操作员手动变速进行全长热处理的方式严重影响道岔钢轨件的热处理质量.本文对目前道岔钢轨件的全长热处理工艺进行了改进,创建了新型道岔钢轨件热处理方式及监控系统.采用全喷风冷却代替目前的先喷风后喷雾热处理工艺,避免了热处理过程中出现马氏体组织的风险,提高了热处理的整体质量水平.采用自...  相似文献   
12.
探讨关节镜修复前交叉韧带胫骨髁嵴骨折手术方法。方法本组6例,致伤原因主要是运动扣 和车祸,临床分型:Ⅱ度4例,Ⅲ度2例。应用关节镜5例采用骨隧道法:硬膜外导管针经外侧膝关节间隙将细钢丝引入膝关节且穿过前交叉韧带远端,自制带钩针的套针经胫骨髁骨隧道将细钢丝引出关节打结固定;  相似文献   
13.
U76NbRE微合金钢轨在小半径曲线上的铺设使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考核微合金钢轨在小半经曲线上的使用性能,对60kg/mU76NbRE热轧及热处理钢轨,通过厂内闪光焊和现场气压焊后,于1995年结合线路大修,在京包上行线K466~K470铺设无缝线路试验段。试验结果表明,抗拉强度达到1060MPa及以上的U76NbRE热轧钢轨,在约450m半径曲线的外股上使用可通过总重2.2亿t以上,其使用寿命比U74热轧轨提高近1倍;轨头硬度为38HRC~40HRC的U76NbRE热处理钢轨,其使用寿命比U74热轧轨可提高4倍以上,可望超过一个大修周期(通过总重达到7亿t);经过焊后再淬火的闪光焊接头,使用中未出现接头低陷,而未经过焊后再淬火的气压焊接头,当通过总重4.2亿t时,出现1.3mm~1.5mm的低陷。综合考虑U76NbRE钢轨的焊接、热处理性能以及使用要求,建议其化学成分的质量分数调整为:C0.72%~0.80%,Si0.60%~0.90%,Mn1.00%~1.30%,Nb、RE0.02%~0.05%,P、S≤0.030%。  相似文献   
14.
PD3余热淬火钢轨接触焊焊后热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淬火钢轨接触焊后存在接头晶粒粗化,塑性、韧性大幅度下降,硬度不均匀等现象,使用中钢轨焊接接头的脆性增大,产生接头低塌并导致马鞍形磨耗和波浪磨耗。为解决上述问题,PD3余热淬火钢轨接触焊后必须对焊接接头进行焊后热处理。焊后热处理采用中频感应加热,加热温度为845℃~920℃,然后喷风冷却接头全断面,喷风压力0 25MPa~0 30MPa,喷风冷却时间120s。结果表明,接头经热处理后的硬度、韧塑性能接近或超过原淬火轨水平,落锤、静弯、实物疲劳性能有较大的提高,满足了无缝线路钢轨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5.
钢轨全长热处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钢轨热处理工艺、钢轨材质、机械性能及使用状况简述钢轨全长热处理技术的现状,并讨论了高强韧性钢轨(全长热处理钢轨)对重载、高速铁路运输的重要性以及钢轨全长热处理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热轧钢轨中残余应力的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热轧钢轨中残余应力测试和评定方法的比较,以及对国产和进口钢轨的残余应力进行测试和分析,找出国产热轧钢轨在残余应力控制方面与国外钢轨存在的差距。根据影响热轧钢轨残余应力的因素,提出降低和优化钢轨中残余应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加快全长淬火钢轨使用步伐形成钢轨使用良性循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全长淬火钢轨强度(硬度)高,在小半径曲线上铺设使用具有明显的减磨作用;由于强韧性好,并且轨头分布有残余压力可显著地提高抗接触疲劳性能;由于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可以提高无缝线路的安全使用性能;淬火加价不到钢轨费用的10%,而使用寿命却可以提高50%(直线)和100%(曲线)以上,因此经济效益大,有着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服役中后期导管架海洋平台结构可靠性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使海洋平台在服役中后期内安全服役,有必要对现役平台进行安全评估.以埕岛海域某服役中后期导管架式海洋平台为例,研究其可靠性变化问题.首先,根据平台状况资料,考虑平台结构的腐蚀、冲刷等损伤随年限增加而变化的情况,建立了反映结构实际动力特性的有限元模型;然后,考虑结构非线性,沿平台的不同方向逐级施加载荷,得到平台的桩顶位移与横向载荷的关系曲线,根据该曲线得出平台不同时间的极限承载力;最后,考虑冰荷载的不确定性,利用Monte-Carlo法研究平台每年的失效概率及可靠度指标,得到可靠度指标随服役年限变化的曲线,进而预测平台结构在未来服役期内的可靠度.  相似文献   
19.
老龄导管架式海洋平台极限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埕岛油田某导管架式海洋平台为例,研究了服役中后期老龄海洋平台的极限承载力.首先,考虑服役中后期的老龄平台结构腐蚀损伤等情况,建立不同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波浪力、冰力等荷载的计算;最后,考虑材料非线性和几何非线性,当载荷沿平台的不同方向作用时,计算平台桩顶的最大位移与横向载荷的关系曲线,根据位移与载荷曲线计算平台的极限承载力,利用强度储备系数分析了平台的安全强度储备.  相似文献   
20.
半潜式起重平台上船体整体吊装有限元强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贵斌  王树青  成斌 《船舶》2011,22(1):54-56,60
为了保证半潜式平台上船体在吊装过程中的安全性,按照DNV相关原则和规定,利用CATIA软件进行了有限元强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静态和吊装状态下,通过对薄弱部位的加强,吊装的安全性能够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