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6篇
综合类   5篇
水路运输   3篇
铁路运输   10篇
  2025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为了处理车辆轴温可能出现的跳变、缺失、噪声等异常数据,有效降低误报率,提出了基于动态时间规整算法的车辆轴温状态监测方法,将轴温历史监测数据和历史统计数据进行指数平滑预处理,在训练阶段将数据反复迭代得到不同轴温模式的参考样本,计算了实时轴温和参考样本各数据帧之间的欧氏距离,得到帧匹配距离矩阵,运用动态规划和回溯的思想,求出累积距离矩阵和动态规整路径,将动态规整距离作为2个时间序列相似度的量化指标,找出最小动态规整距离对应的轴温模式,从而得到状态监测结果。仿真结果表明:在MATLAB仿真中,输入1 000个时长为50~300min的轴温测试样本,其最大响应时间小于0.4s,共出现29次错误匹配,误报率低于3%。通过对测试样本和参考样本的各数据帧进行指数平滑处理,有效消除车辆轴温出现跳变的干扰,虽然跳变值和跳变点数量不同,但相对动态规整距离无变化,对状态监测结果无影响。可见,车辆轴温状态监测方法能够满足车辆轴温状态监测的实时性和准确度要求,减少了误报率。  相似文献   
12.
以某工程为依托,进行1∶20比例缩尺2×1桩基模型振动台试验,输入与当地地震设计反应谱接近的3种地震波,研究深厚饱和砂土场地条件下砂土-桩基-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响应规律。试验再现液化宏观现象,研究表明:深厚饱和砂土场地对地震波高频部分过滤作用显著;随着地震动强度增大,场地液化程度提高,结构水平运动由高频向低频移动,频带范围变宽。同时,上部结构水平运动放大系数由4.56降低至2.75,但该效应对承台不明显;上部结构及承台在加载过程中相互影响,上部结构对承台的影响较大;砂层中部(距土体表面8D处)桩身弯矩相对于桩顶弯矩对输入地震波峰值加速度敏感度更高,随砂层液化程度增大而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13.
对比分析目前已有的几种混合动力BSG系统结构及其各自特点,以提高整车燃油经济性为目标,对BSG系统基本工作原理及各种工况下与发动机配合输出的扭矩分配关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功率分析及车辆需求的BSG系统设计方案。基于本文设计的低压BSG系统已经应用于长城某轻混样车中,实际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王玉珏  崔艳  李强 《公路》2023,(6):324-328
车辆编队是通过网络技术,使车辆彼此之间紧跟在一起行驶。设计了基于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 CPS)理论的货车编队系统的框架,利用路侧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路侧智能设备、车载OBU智能终端获取道路及车辆信息进行多源信息融合,并通过V2X通信技术进行数据传输,从而实现车、路、云协同工作。  相似文献   
15.
由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汽车维修技师》杂志社、温州中机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主办,北京陆兵汽车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温州市鹿城南郊刘玉龙机电商行协办的第二届高档汽车维修新技术高峰论坛于2012年12月中旬在杭州举行.论坛围绕奔驰、奥迪、宝马、保时捷等高档汽车的各种常见故障及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6.
针对飞机、导弹等武器系统在研制过程中存在可靠性试验样本量少,可靠性评估难度大,以及现有针对武器系统的可靠性模型存在模型复杂、计算困难及精度较差等问题,提出了利用最大熵理论构建武器系统的可靠性模型,并将模型参数求解问题转化为非线性规划问题.利用遗传算法理论,设计了最大熵可靠性模型中的参数求解程序.最后,进行了实例验证,仿真结果验证该模型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复杂仿真系统可信度评估的迫切性,并以此为需求牵引,结合VVA的思想给出了可信度评估的基本流程,构建了以可用性、正确性、互操作性和有效性为高层指标的可信度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云模型及其数字特性,提出了基于云模型的可信度评估方法,通过定性和定量VVA结果云化,指标权重云模型构建和综合评估等步骤,有效地解决了可信度评估结果的量化问题。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更加可信、高效,为复杂仿真系统可信度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大体积或大面积混凝土浇筑时由于温度应力引起的混凝土开裂问题而设置的后浇带,逆作法施工时,传统的处理方法是设置传力带和临时立柱,这种方法既不经济又影响施工进度,提出应用型钢-混凝土组合梁结构,并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进行了理论计算分析。分析该型钢-混凝土组合梁结构的抗弯、抗剪及抗压的整体受力性能,此外还对锚固段进行细部结构的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从而确定了该项目所采用的组合梁锚固长度取1.0 m(即2倍梁高)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9.
讨论了利用量测的柔度矩阵定位损伤的方法。分别选用模态柔度和模态柔度曲率两种方法对多梁式T型梁桥的损伤识别进行研究;并定性分析了测试噪声对损伤识别结果的影响。为反映实际多梁式桥梁的损伤识别情况,采用符合实际多梁式桥梁结构构形的计算模型模拟结构损伤。通过一个简支多梁式T梁桥的数值试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量测模态与频率数不多的情况下,所讨论的方法可用于识别多梁式桥梁的损伤。  相似文献   
20.
针对四网融合中不同线路、车型间站台门系统的兼容性问题,本研究提出自适应站台门系统设计方案,包括改进机械结构、优化控制系统算法、提升智能化水平及增强间隙探测系统能力等在内的综合性解决方案。这些方案旨在提高站台门系统的灵活性和安全性,以更好地适应不同车型和运营模式的需求。通过多种车型的适应,减少车站规模,降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成本。研究成果以期为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背景下的站台门系统升级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