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15篇
综合类   17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智能交通系统标准体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我国智能交通系统领域的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晚,为促使相关标准的组成达到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科学有序,明确工作重点和努力方向,需要制定ITS标准体系。本文介绍了ITS标准体系研究的背景,分析了国际及国外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标准化状况,提出ITS标准体系覆盖范围应考虑标准化所带来的利益与风险,提出了体系结构层次确定的原则、具体结构层次及标准要素集群,并制定了ITS标准明细表。  相似文献   
12.
基于道路基础设施而实现的车道追踪控制技术是当今智能公路领域的核心研究内容之一。2001年6月研制的车道追踪控制器在交通部公路公路交通综合试验场900m的智能公路测试跑道上实现了车道自动追踪的控制任务,并且控制结果达到并超过ISO/TC204WG14标准化草案NP17361LDWS对车道偏离预警系统的要求。分析了该控制器的结构,推导了该控制器的解析表达式,给出了该控制器的参数,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交通共用信息平台建设过程中,如何实现不同部门、不同地域之间的信息共享、信息交换成为面临的主要问题。为了满足 ITS 建设者在数据管理机制和规范方面的需求,ISO 提出了中央数据登记薄(Central Data Registry)标准草案(ISO/DIS 14817),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数据管理机制,以加强各个 ITS/TICS部门或应用系统之间共享交通数据的能力。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交通共用信息平台建设对中央数据登记簿数据管理机制的需求,概括介绍了 ISO 中央数据登记簿标准的基本思想和主要内容,介绍了国外在相关系统建设中应用中央数据登记簿数据管理机制的实例,提出了我国在相关领域应当尽快开展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15.
16.
国内外的普遍服务政策中存在许多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普遍服务政策实际上是一个经济与社会发展问题.本文选择了道路交通中的信息服务的几个方面,讨论了在我国当前发展水平下,如何对大多数出行者进行服务和有关政策问题.文中首先对道路交通信息服务进行了界定,简要介绍了国内城乡道路交通信息服务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然后就道路交通信息服务的发展与普遍服务展开了讨论.通过国内外经济发展和道路交通情况的对比,得出了目前我国道路交通发展水平基本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的判断.由此提出:由于我国道路交通和运输仍然处在初期,这使得我国在信息化浪潮中面临着“数字鸿沟”和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矛盾;但是民众的出行效率和方便程度是政府的责任,民众有权要求得到方便和便宜的道路交通信息服务.因此,政府在设计和安排道路交通信息系统时,应本着实事求是和执政为民的原则,将主要注意力集中到为大众服务的领域.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出行者提供价格低廉的,甚至是免费的信息服务.最后从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的角度出发,提出应该辩证地看待不同的利益和效率,处理好先走一步和公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18.
王笑京 《城市交通》2011,9(6):F0002-F0002,I0001
近年来,智能交通系统(ITS)的发展发生了一些明显变化,主要缘于对ITS应用效果的评估、国际能源和气候的变化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机动化水平的提高举世瞩目,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频发。如何顺应发展方向、应用智能交通技术改善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提高安全  相似文献   
19.
我国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联网建设即将实现全国联网,如此大规模的系统互联为高速公路的运行管理带来了新的契机.既提供了一种可靠的交通运行状态信息获取方式,也构建了一个具有相当覆盖范围的车路交互平台,从而实现路网的协同管控与出行服务水平的提升.基于此,首先给出路网可观性、可控性的概念模型;其次根据 DSRC设备双向交互的特点,提出面向路网可观性与可控性双目标优化模型,基于路网旅行时间测量误差最小化为目标的路网可观性评估模型及基于路网系统旅行时间最小化为目标的路网可控制性评估模型,最后,通过数值算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交通信息提取计算理论及其技术框架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概要介绍信息提取计算技术(Granular Computing)的发展概况、有关概念、基本理念和技术要点的基础上,分析信息提取计算技术对于交通数据处理的适用性,将信息提取计算技术引入交通数据处理领域,从理论方法、支撑环境和应用技术三个方面,提出了交通信息提取计算技术的概念模型和技术框架,并在理论方法上进行了较大拓展,融入了传统数学方法、知识发现型方法和非量化方法。最后,分析并提出了交通信息提取计算技术的总体发展思路和推进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