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44篇
公路运输   200篇
综合类   11篇
水路运输   5篇
铁路运输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51.
李策  梁敏飞  谢宏明 《隧道建设》2018,38(Z2):176-182
为探究潮汐作用导致大断面盾构隧道管片环间接缝的张开情况及其对防水性能的影响,基于在海潮显著变化区修建的大断面海底隧道--苏埃通道工程,通过建立管片的ANSYS有限元实体模型计算出管片纵向接头的等效抗弯刚度; 建立隧道的纵向等效刚度模型,通过施加不同的潮位差所对应的水头压力,得到潮汐荷载作用下隧道纵向弯矩和轴力的分布情况; 进而通过环缝张开量计算公式,确定沿盾构隧道纵向各位置处的环缝张开量。研究结果表明: 较大的环缝张开量主要出现在地层的软硬程度沿纵向呈现剧烈变化的位置,由于该位置发生不均匀沉降,导致弯矩和轴力的结果偏大,从而影响到环缝张开量; 潮汐荷载作用引起的最大环缝张开量为0.271 mm,对接缝防水性能的影响较低。  相似文献   
152.
为了能够给具有较长的建设周期和一定施工风险的山岭铁路隧道施工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减少隧道开挖过程中塌方等事故的发生,根据山岭铁路隧道施工塌方特点,依托成昆铁路邓家湾隧道,采用模糊层次综合分析法确定塌方风险影响因素的判断矩阵、权重及隶属度,引用风险后果当量估计法建立风险事故后果评估模型,2种分析方法相结合,构建出一种可以用于评估事故发生概率的模型。[JP+2]根据铁路相关管理规定和风险评估相关规定,对其危险等级进行具体划分,得出模糊层次综合分析法和后果当量估计法相结合的评估方法与隧道实际开挖情况吻合程度较高,可以作为塌方风险的有效评估模型应用于山岭铁路隧道施工中。  相似文献   
153.
李智 《隧道建设》2018,38(11):1846-1852
地铁改造不同于新线建设,需要在不间断运营的条件下进行土建施工及设备的更新。为研究地铁改造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思路,以佛山万科广佛线季华园站出入口及风亭改造设计项目为依托,结合周边环境变化,通过对冷却塔、出入口、风亭改造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土建、机电等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提出可供参考的设计方案,并对施工的重难点及建设运营管理进行分析。由研究可知: 1)对周边条件受控的改造项目可进行非标准设计; 2)既有地铁附属结构改造施工前,非标准设计的相关参数需满足地铁设计要求; 3)设计施工方案应根据周边环境的变化动态落实专家意见,使改造更加人性化、经济化。  相似文献   
154.
风险管理是隧道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必须从项目组织架构、项目承包模式和项目运营模式等各方面全方位地管理工程风险。对于具有高风险特性的隧道工程,尤其是大型跨江河和海峡的隧道工程,需要采用系统化风险管理的技术,从隧道工程建设全过程、全方位和全员参与模式,进行科学性和系统性风险管理。全过程的风险管理体系,涵盖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和工程建造、验收和移交阶段。风险管理流程需落实到项目各过程,包括风险识别、评估、分配、登记、量化及减轻措施等。着重讨论隧道工程全过程风险管理的理念、体系以及在实际隧道工程中的应用,介绍并探讨工程保险和风险管理相互促进模式。  相似文献   
155.
地表沉降是盾构施工的重要控制指标之一,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施工期间,在盾构掘进参数均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隧道出现单日沉降速率达到预警值,而累计沉降量均未预警的情况,文章从地下水损失、盾构土仓压力、同步注浆不足、浆液性能差和地层自稳性共5个方面分析了地表沉降的原因,并以2014年6月15日体育场站-北宋站区为例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针对石家庄所处的粉细砂、细中砂、中粗砂等所引起的沉降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6.
刘辉 《隧道建设》2015,35(Z2):101-107
既有线加固施工安全风险非常高,如何能有效的降低施工的安全风险,高效、安全的完成既有线施工,是施工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依托长沙站进、出站地道线路加固工程实施的现场实践证明,采用D便梁滑轨横移简易三角支架吊装施工方法方便、快捷、可靠,施工过程中接触网不需停电,能满足既有线施工安全的需求,安全性能高。  相似文献   
157.
张萌  孙骋 《隧道建设》2015,35(Z2):157-161
针对长沙某盾构项目始发段复杂地层掘进困难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判断由于地层复杂,渣土改良效果不佳、盾构埋深较浅等原因导致刀盘结泥饼、地表沉降、地表冒浆等现象。通过试验不同添加剂、开舱清理刀盘、增加冷却塔等措施进行处理,总结分析问题的原因,并对以后类似施工问题提供合理的解决办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58.
蔡晖 《隧道建设》2013,33(7):597-601
为分析在建高速公路某隧道出口膨胀性辉绿岩地段台阶法施工过程中的主要工程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通过现场监测数据和理论计算分析,研究了膨胀性辉绿岩隧道在施工期间的主要工程问题,分析表明: 全风化至强风化辉绿岩亲水性矿物高岭石含量高、吸水膨胀、失水收缩、易崩解、易扰动及岩体裂隙发育等工程特性会给穿过该地层的隧道带来初期支护受力不均、喷射混凝土出现开裂剥落、易失稳破坏、洞室及地表严重变形、塌方频繁的工程问题;解决上述工程问题的关键措施是控制初期支护变形,做好排水,减少膨胀性辉绿岩与水的接触。  相似文献   
159.
赵玉玺 《隧道建设》2013,33(7):607-614
盖挖逆作法施工的地下车站中临时竖向支撑系统是车站施工中的关键结构,也是主要的受力结构,其中,中间桩柱的准确定位是一项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的工作,施工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可能会出现立柱中心偏离设计位置的情况,如何在施工中做好中间桩柱的精确定位,成为中间桩柱施工的关键技术。结合深圳地铁7号线福民站,介绍盖挖逆作法地铁车站中间桩柱施工定位装置的应用、活动接头的设计、使用方法以及中间桩柱的施工原理、工艺流程、格构柱倾斜量测等施工技术。通过实践证明: 定位装置的应用,很好地解决了地下车站施工(特别是盖挖逆作法施工)中间桩柱的精确定位技术难题,并且通过格构柱倾斜量测,得出检测的结果满足设计垂直度要求。  相似文献   
160.
以聚苯乙烯(PS)为模板,采用模板法成功制备了新型核壳基H3PW12O40@TiO2复合太阳能电极材料.采用SEM、TEM以及XRD对制得的太阳能电极材料进行形貌、结构的表征,并测量了4种DSSC的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 结果表明:H3PW12O40@ TiO2复合粒子的粒径为500 nm,复合粒子中的TiO2为锐钛矿结构,H3PW12O40仍保持Keggin结构. 并且测得了稳定的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表明H3PW12O40@ TiO2复合薄膜电极材料对电解质、染料以及对电极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为进一步开发DSSC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