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6篇
公路运输   75篇
综合类   32篇
水路运输   48篇
铁路运输   33篇
综合运输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
纵肋-面板(rib-to-deck,简称RD)双面焊是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制造新技术。为研究该构造细节的轮载应力特征,在某大跨度钢箱梁斜拉桥上开展了横桥向3个典型轮载工况的控制加载试验,记录了卡车缓慢移动和跑车时毗邻的多个RD构造细节的应力时程,研究了RD构造细节轮载应力行为。通过建立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模型,开展了RD双面焊构造细节的精细化有限元分析。现场试验表明:在横桥向3个典型轮载工况中,跨肋式加载是RD构造细节最不利加载工况,此时纵肋侧和面板侧均产生最大应力幅,且面板侧大于纵肋侧;同时,RD构造细节轮载应力的局部效应显著,横桥向当构造细节距离轮载中心大于1倍纵肋中心距后,其纵肋侧和面板侧的应力幅均很小,因此可忽略卡车左右轮和相邻车道卡车并行的应力叠加效应;在纵桥向,轮载对RD构造细节的加载效应也仅局限其所在前后横隔板之间的桥面;另外,横桥向轮胎覆盖的面板下方RD构造细节,其应力时程能分辨单轴,每个车轴产生一个应力峰;否则其应力时程只能识别轴组,一辆卡车通行产生的疲劳加载次数等于卡车轴组数。有限元分析不仅得到了与现场加载试验非常一致的结果,也表明RD构造细节外侧最大应力幅均大于内侧,因此轮载作用下内侧焊焊趾的疲劳抗力高于外侧焊。故对RD双面焊构造细节,基于现场试验获得的外侧焊构造细节应力响应,能给出RD构造细节疲劳性能的合理评价。  相似文献   
92.
文章分析了防空体系对空袭目标的拦截次数计算方法,通过排队论的方法,建立了防空体系效能评估模型。最后通过仿真计算,得出影响防空体系作战效能的重要因素,为决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3.
王雷 《世界海运》2012,35(1):52-55
<正>11月28日的傍晚,靖江市盈利港务公司码头一派繁忙景象。刚刚从西非回来的广远公司"金广岭"轮正在卸货。倒映着货灯的江水波光粼粼,轻轻拍打着堤围,一切都是那样的祥和,令人感觉温暖。而就在一个星期前的此刻,"金广岭"轮正在与惊涛骇浪英  相似文献   
94.
研究目的:现场实测是揭示列车运行荷载下铁路路基动力响应规律的重要手段.本文依托黄土地区某铁路专用线工程,通过现场测试获得重载列车运行情况下路堤内部动应力分布规律,研究动应力波形特征及演变趋势,结合室内试验数据预测路堤长期动力沉降.研究结论:(1)列车运行荷载下路基土体的受力形式可以分为双峰型、正弦型和偏正弦型三种;室内...  相似文献   
95.
为了解柔梁密索体系矮塔斜拉桥结构静力特性,以主跨380 m的双索面柔梁密索体系混合梁矮塔斜拉桥——潮惠高速榕江大桥为背景,利用M IDAS Civil有限元软件建立柔梁密索体系矮塔斜拉桥和常规斜拉桥2种方案桥梁模型,对主梁内力和斜拉索索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柔梁密索体系矮塔斜拉桥的力学行为与常规斜拉桥基本相似,可通...  相似文献   
96.
根据某工程场区内存在大面积软弱土层的工程特征,经方案比选,采用排水固结法处理方案.通过按计算确定的堆载计划、地基处理和施工要求进行合理施工,在计划卸载时间内达到了设计规定的固结效果,又满足了施工工期要求.文中介绍了施工方案,说明了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7.
根据路基土工参数取值的区间性特征,引入区间分析理论,将路基土参数视为区间变量,根据不同的路基回弹模量预估模型,给出了路基回弹模量的区间分析过程,并探讨不同路基土参数对路基回弹模量的影响规律,结合目前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在设计时未能充分考虑路基湿度变化对路基回弹模量值的影响,对平衡湿度下的路基回弹模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文方法合理、可行,可为路基回弹模量设计值的取用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具有一定的工程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8.
"抱轨"行驶是跨座式单轨交通的一个显著特点.针对单轨列车与双层桥面钢桁梁斜拉桥的车桥耦合动力性能,以主跨468 m牛田洋大桥为工程背景,基于ANSYS及SIMPACK等软件建立车桥空间耦合动力模型开展联合仿真,研究不同行车速度、不同列车特性下的车、桥动力响应,并对行车安全性等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列车在通过桥梁时的竖向动力效应较弱,位移冲击系数约在1.1以内,且桥梁竖、横向位移响应均与车速无显著联系;竖向位移随过桥车辆数目的增加而增大,横向位移在单线行车时明显大于双线对开工况;桥梁与车体振动加速度均随车速递增,且车体横向振动程度大于竖向;跨座式单轨列车在列车正常行驶速度100 km/h以内通过该大跨度斜拉桥时,桥梁的动力性能优良,桥上列车具备良好的乘坐舒适性.  相似文献   
99.
驾驶员行为的研究是智能运输系统,特别是其先进的车辆控制系统仿真、研智能车辆领域中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驾驶员行为研究较为罕见.因此应从人机控制观点出发,应用模糊逻辑、非参数统计等理论以及智能协同技术,对驾驶员任务集聚、协同反应过程,特别是多源信息融合、人机协同效能在不同路网环境中的实现等建模关键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建立驾驶员微观协同仿真模型.这是智能化交通控制与管理系统开发和实现的关键技术,对提高交通系统管理效率、缓解拥挤,减少污染和能源消耗,培育未来新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0.
���ڶ�Դ��Ϣ�ںϵļ�ʻԱ��ΪЭͬ�����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交通仿真是交通控制与管理方案评价和优化的重要研究手段.传统的微观交通仿真模型,特别是刻画驾驶员行为的车辆跟驰模型,未能综合考虑交通环境中信息刺激的多源性和驾驶员任务集聚、协调反应的行为过程.本文利用Bayes方法和模糊积分方法描述驾驶员在复杂行驶环境中多源信息的融合过程,确定驾驶员任务集聚后对车辆应采取的驾驶行为.模型验证表明:交通仿真过程中,在车辆跟驰模型实施之前,利用Bayes算法和模糊积分算法模拟驾驶员在多源信息刺激下任务集聚、协同反应的过程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