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篇
  免费   7篇
公路运输   204篇
综合类   54篇
水路运输   81篇
铁路运输   44篇
综合运输   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51.
空间梁拱组合式桥梁的分析理论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提出了分析空间梁拱组合式桥梁荷载横向分布的弹性支承连续梁法,实例计算及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计算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与实测挠度值反算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基本吻合,对城市道路以三块板布置的空间梁拱组合式桥梁结构,一般以靠近机动车道内侧梁拱拱片的横向分布系数较大,并控制设计。  相似文献   
352.
主要论述了适时智能交通系统ITS的概念、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系统的框架以及基本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353.
王炎  谢旭  申永刚 《铁道学报》2012,(12):102-109
为分析近场地震作用下的铁路减震桥梁顺桥向地震响应特性,用远场地震叠加三角函数型速度脉冲的方法模拟近场地震波,根据结构的弹塑性地震响应计算结果研究速度脉冲的波形、出现位置、脉冲时间对结构地震破坏的影响。结果表明:近场地震作用下铁路减震桥梁的减震效果降低,且支座的地震位移显著增大;速度脉冲波形、脉冲波发生时刻以及脉冲持续时间对桥梁地震响应有较大的影响;结构地震响应的最大值与地震波的SI值有较强的相关性,但与PGV/PGA值的相关性不明显;考虑限位装置地震碰撞效应以后,虽然支座地震位移得到了控制,但带来墩底剪力显著增大的问题;缓冲措施可以减小因碰撞引起的墩底剪力。  相似文献   
354.
引导型防护网在山体危石整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区铁路一般采用主、被动柔性护网,用量大、投资多,产生的落石难于清理。针对山区铁路线路上的山体和边坡特征,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与全站仪配合联测,对边坡进行三维扫描,获得地形、地貌和裂隙的分布,并分析落石运动轨迹,得到了落石的跌落速度、弹跳高度、冲击能量等主要参数,根据分析结果,选用引导型柔性防护系统,不仅能减少防护面积,节约工程造价,还能保证防护效果。该方法在铁路边坡防护工程应用中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55.
美国智能运输系统(ITS)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叙述了ITS在美国的进展情况以及ITS的构成、资金和项目分布。从若干方面阐述了ITS的优点,讨论了ITS系统将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56.
汽车EPS转向系统与SBW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一种更新型的助力转向系统-线控转向系统(Steering By Wire,简称 SBW)会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和采用  相似文献   
357.
介绍了铁路车辆比你仿真模型的结构、各种相关参数的选择以及实验轨道形状的确定,建立了该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针对地在没有任何约束时所显示的不稳定运动,着重提出了用于稳定该模型轮对运动的十字链被动悬挂策略与3种主动悬挂策略及其特点,特别强调了主动悬挂最优控制策略的状态控制器及状态观测器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58.
为解决铁路隧道施工中存在的忽视围岩的承载主体地位、过分强调支护作用和过度使用支护手段等问题,进一步提高隧道建设技术和管理水平,蒙华铁路公司组织参建各方和科研院所采用科研先行、试验验证、专家论证的技术路线,综合运用模型试验、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对隧道初期支护优化和隧道限阻耗能型支护结构的研发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形成了适合蒙华铁路建设条件和地质条件的矿山法隧道初期支护体系:在试验表明不设系统锚杆也能满足隧道稳定性要求的前提下,蒙华铁路有钢架的Ⅳ,Ⅴ级围岩地段隧道取消了系统锚杆;隧道喷混凝土结构普遍为小偏心受压状态,格栅钢架代替型钢钢架能够保证隧道的安全,蒙华铁路矿山法隧道的初支钢架全部采用格栅钢架;经全线229座隧道推广应用,支护优化成果得到了充分验证。研发了钢板式限阻耗能型支护新结构,有效解决了老黄土地层和高地应力水平岩层隧道结构开裂破坏的难题,全线推广应用达7 km,取得了显著效益。通过以上矿山法隧道关键技术,实现了全线隧道按时贯通和“0”重伤及以上人身安全事故的总目标。  相似文献   
359.
申玉峰 《集装箱化》1999,(11):30-30,35
集装箱封志的应用是伴随着集装箱运输业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但集装箱封志的发展却远远落后于集装箱业的整体发展。当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广泛应用集装箱运输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时,集装箱封志却只是在材质及制作工艺方面做一些改进,未有突破性进展。作为一种管理形式,集装箱封志表明箱内货物在途中原封未动。封志还可防止偷窃、走私及毁损货物。但传统的封志有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集装箱封志作为一种安全装置究竟能起多大作用?如果不能保证百分之百查验或人为疏忽错漏,则封志的安全作用将大打折扣。在许多情况下,附着在集装箱上的封志常采用随机抽样人工(目测)检查。目测和记录有其不足之处.既费时成本又高而且容易出错,很难保证在每一个查验点和转运点进行百分之百的人工检验。  相似文献   
360.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车辆原有的机械控制系统逐渐被电控系统替代,整车智能化程度的提高,导致了新能源汽车中软件组成部分所占比例的提升。新能源汽车相关的数据关联到车辆控制等重要功能,如果未做好安全防护可能会导致大范围的安全事件。本文以新能源汽车的数据安全为研究重点,分析了新能源汽车数据的安全形势,从收集、存储、传输、利用等方面对数据的潜在安全风险进行了评估,并从“云管端”三方面提出了数据安全防护的建议,为新能源汽车数据安全防护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