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6篇
  免费   28篇
公路运输   516篇
综合类   196篇
水路运输   204篇
铁路运输   173篇
综合运输   2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41.
针对大跨度斜拉桥在高烈度横向地震作用下的抗震分析,就现今工程中常用到的添加挡块、金属阻尼器、黏滞阻尼器这3种减震设计方法,以某特大跨铁路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基于MIDAS Civil建立了三维有限元动力弹性模型,分析了桥梁结构的动力特性;通过采用3种参数化后的方案与梁墩横向自由边界条件下的对比分析,研究了满足横向极限位移控制条件下,3种设计方案的结构地震响应特点;另外针对黏滞阻尼器和金属阻尼器减震方案,对2种阻尼器组合和布设方案进行了局部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增设挡块减震方案要比采用阻尼器减震方案的墩塔底部内力大,采用黏滞阻尼器设计方案的减震效果最好;经过综合比较后,推荐采用组合1方案(过渡墩和辅助墩的左右侧分别设置金属阻尼器、液体黏滞阻尼器)用于铁路大跨斜拉桥。  相似文献   
242.
传统的车速引导策略考虑交通信号的信号配时(signal phases and timing,SPAT)信息和到下游交叉口的距离,来对车辆进行速度建议和引导,以提高交叉口通行效率、减少能源消耗。但由于通信设备频率的限制,实时诱导效果欠佳。随着车载设备与路侧基础设施通信技术(vehicle to infrastructure,V2I)的发展,能实时、同步地获取交通流的多维信息,研究了1种符合真实驾驶场景的实时变速引导策略。以信号相位时间和道路通行限制条件为约束,构建三阶段变速诱导模型。提出将车辆通过连续路口的车速引导问题分解为车辆通过多个相邻路口的子问题进行求解。针对任意相邻2个交叉口,求解车辆到达下游交叉口的可通行时间区域,并将到达时间区域离散化,计算车辆到达时间区域内的每1个时间节点的能耗。将连续路口车速引导问题转换为速度轨迹寻优问题进行求解,以车辆能耗为权重,采用Dijkstra算法在所有可通行速度轨迹中寻找能耗最小的速度轨迹。利用交通仿真软件SUMO搭建仿真环境,并用Python对SUMO进行二次开发,以武汉市经济开发区东风大道的3个连续路口为研究对象进行仿真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车速引导方法在过饱和,饱和、欠饱和流量下,与多级最优策略相比能耗分别减少0.68%,1.64%,3.97%,与匀速策略相比能耗分别减少0.7%,2.60%,9.80%。所提变速诱导方法在不同交通流量情况下均能诱导车辆节能地驶离交叉口,在欠饱和流量下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43.
依托深圳嶂背大断面连拱隧道扩挖工程,基于勘探资料和施工情况,建立三维有限差分数值模型,分析侧导洞扩挖对围岩支护力学行为的影响,并开展现场实测验证。结果表明:侧导洞扩挖使得拱顶沉降增加40%~50%,水平收敛增大2%~15%,但仍低于规范容许值;扩挖显著影响夹岩的力学响应,但扩挖后的夹岩塑性率仍小于20%,且夹岩塑性区并未贯通;扩挖导致初期支护的变形及应力升高25%~30%,应重点关注衬砌压应力变化;经安全评估,中导洞受力状态最差,侧导洞扩挖将一定程度影响待开挖夹岩和初支的稳定性,但不会严重威胁隧道安全,扩挖工程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44.
宋德勇  杨申申  张伟 《船电技术》2024,44(4):6-8+12
深海潜水器无刷直流电机驱动器,直接驱动推进器、液压源和海水泵等设备,其电磁兼容设计直接关系到自身工作可靠性和对其他设备的影响.本文针对该驱动器,分析驱动器带动电机工作时的干扰源、耦合路径和敏感设备,对控制器辅助电源和线路进行电磁兼容设计,然后对驱动器整体进行电磁兼容设计,最终使得驱动器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45.
设计并制作2个相同尺寸的含不连续面顺层和反倾岩质边坡模型,并进行振动台试验,研究含不连续面顺层和反倾岩质边坡的动力响应差异。研究结果表明: 地震作用下,含不连续面的顺层和反倾岩质边坡坡内和坡面的PGA放大系数均随高程增大,即具有高程放大效应。顺层和反倾边坡在坡顶处PGA放大系数最大,说明坡顶最不稳定。在地震波幅值较少的情况下,无论是坡内还是坡面,反倾边坡的PGA放大系数都大于顺层边坡的;但随地震波幅值的增加,顺层边坡的PGA放大系数大于反倾边坡的。随地震荷载的增加,含不连续面顺层和反倾岩质边坡坡面位移均大幅度增加,反倾边坡坡面位移小于顺层边坡。反倾边坡比顺层边坡更稳定。顺层边坡沿不连续面滑动破坏,而反倾边坡则是由于近似垂直方向的张拉裂缝与边坡中下部的剪切裂缝贯通进而发生整体失稳破坏。  相似文献   
246.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guided wave generation, propagation, interaction with damage, and reception in piezoelectric composite plates for the purpose of establishing structural self-awareness.This approach employs piezoelectric composite materials as both load bearing structure and sensing elements.Finite element modal analysis of a plate cell with Bloch-Floquet boundary condition(BFBC) is performed to understand the wave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piezoelectric composite plates. A comparative study is carried out between a standard composite plate and a piezoelectric composite plate to highlight the influence of piezoelectricity on guided wave dispersion relations. Subsequently, a transient dynamic coupled-field finite element model is constructed to simulate the procedure of guided wave generation, propagation, interaction with damage, and reception in a piezoelectric composite plate. Active sensing array is designed to capture the structural response containing the damage information. Three engineering scenarios, including a pristine case, a one-damage-location case and a two-damage-location case, are considered to demonstrate the ultrasonic sensing capability of the piezoelectric composite system. Finally, time-reversal method is utilized to locate and image the damage zones. This research shows that piezoelectric composite material possesses great potential to establish structural self-awareness, if it serves both as the load bearing and structural sensing components.  相似文献   
247.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各等级公路路面工程中已广泛应用.但由于其结合料为水泥.施工工艺要求较高.极易产生早期裂缝。文章通过在大碱线在铺筑水稳碎石后产生不同程度的的裂缝,来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及提出了综合的防治措施,以保证公路路面的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248.
利用单轴固结试验对含泥量为5.2%到68.6%的不同状态下的风积沙进行固结试验研究,探讨不同含泥量风积沙的变形特性及孔隙比、压缩系数与含泥量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在e-lgP曲线中,在同一压实度下,当含泥量小于30.2%时,孔隙比随着含泥量的增加而减小,当含泥量大于30.2%时,孔隙比随着含泥量的增加而增大;不同的压实度下,对于同一含泥量的试样,压实度越大,压缩系数就越小,试样越难以压缩。用三次多项式对试样含泥量与压缩系数的关系进行线性回归,从得到的回归曲线上可以看出,同一压实度下,压缩系数随着含泥量的增加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当含泥量小于14.079%时,压缩系数随着含泥量的增加而减小,且在含泥量为14.07%时压缩系数最小,为0.054,之后随着含泥量的增加,压缩系数增加。  相似文献   
249.
垂直裂隙在黄土层中发育极为普遍,为研究黄土边坡坡顶垂直裂隙深度的问题,改进传统裂隙法中存在的缺陷,分别建立单裂隙与多裂隙滑动模型,并结合边坡滑动后垂直裂隙后壁形成的垂直张拉段土体自稳特点,采用极限平衡法对2种滑动模型进行受力分析,建立边坡极限状态方程;并进一步利用最优值法对方程进行求解,推导出黄土边坡倾斜坡顶垂直裂隙极...  相似文献   
250.
1995年河南省新郑市实现了村村通油路,通油路后,全市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这一事例,联系我省正在实施的乡乡通油路工作,给我们的启示众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