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2篇
  免费   17篇
公路运输   189篇
综合类   124篇
水路运输   145篇
铁路运输   111篇
综合运输   2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81.
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调查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就业期望、就业能力和希望学校提供的帮助等方面的调查,分析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并提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应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贫困生就业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582.
自从60年代集装箱和集装箱船投入班轮运输以后,集装箱化便以迅猛的速度发展成为班轮运输的主要力量。集装箱运输在全球贸易网络和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同时,全球一体化又推动了全球的  相似文献   
583.
岩溶隧道施工过程中大型溶洞的综合预报及治理方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尚家湾隧道隧址区地表水文点观察情况,并结合地形地貌特征、岩性和构造条件,判断尚家湾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可能揭露大型溶洞,出现突水突泥等工程灾害。文章针对前期隧道施工风险评价结果,采用综合地质预报方法对隧道前方不良地质体进行探测:采用TSP(隧道地震预测)法对ZK67+835处溶洞位置进行了准确预报;采用地质雷达法准确预报了YK67+805处的溶洞;采用超前钻探探明了溶洞在隧道底板下方的具体位置、走向及规模。探测结果表明,左右线隧道溶洞相互连通,为特大下伏无充填型溶洞。针对揭露的溶洞特点,分别采取填堵法和跨越法进行治理。左线在雨季期间无水流通过,采取填堵法;右线采取跨越法,梁板分离,分别承担隧道结构荷载和路面车辆荷载。通过对治理后围岩的变形监测,验证了治理方案的有效性,为后期类似溶洞治理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84.
谢颖  高犁难  石振武 《中外公路》2007,27(1):206-210
公路工程造价的观测属性数据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并且包含冗余信息。若直接将这些数据用于训练建模,很难保证模型的准确性。因此,建模前必须对公路工程造价观测属性数据进行预处理。针对传统的二阶去相关方法的不足,该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公路工程造价属性重构模型。该模型首次利用公路工程造价属性数据的高阶统计信息,并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基本原理,实现了公路工程造价属性智能化重构,挖掘出表征能力更强的公路工程造价独立属性。实证数据分析验证了本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85.
电动汽车能实现节能减排与蓄能调峰,其推广应用对于我国“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尚存在换热流程复杂、系统能效低、难以轻量化集成等问题,本文中提出基于三介质换热器的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通过样机实验测试建立了三介质换热器计算模型,并结合电动汽车负荷模型与热泵模型建立了三介质换热器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性能模型,分析该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运行特性,并与现有典型热管理系统方案进行性能对比。结果表明,在夏季36℃、60 km/h工况下,三介质换热器热管理系统相较于现有的采用风冷冷凝器、液冷冷凝器的热管理系统分别节能2.3%、15.1%;在冬季0℃、60 km/h工况下,采用舱外、舱内三介质换热器进行余热回收时,分别比不采用余热回收的系统节能5.9%、19.7%。  相似文献   
586.
为提高车辆在弯道行驶的操纵稳定性,本文中设计了一款主动倾斜式尾翼的空气动力学套件,在现有车辆的基础上加装主动倾斜式尾翼和前唇,通过空气动力学仿真找出车辆气动特性与尾翼倾角和攻角的关系。基于模糊控制算法设计可调倾角和攻角的控制策略,并通过车辆操纵稳定性仿真对控制策略进行了优化。在实车上加装主动倾斜式尾翼空气动力学套件并根据优化后的控制策略编写代码,基于国家标准进行操纵稳定性实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加装主动倾斜式尾翼空气动力学套件的车辆相对于加装仅攻角可调的空气动力学套件车辆、未加装空气动力学套件的车辆在稳定性上都有一定的提升。  相似文献   
587.
为研究UHPC梁的斜截面抗裂性能并提出合理的评价指标和设计建议,以期能充分利用UHPC超高的抗拉性能及优秀的裂缝控制能力,设计了5片预应力UHPC-T形梁,并完成其静力加载模型试验,试验参数为剪跨比、箍筋和钢纤维含量,获得了开裂荷载、裂缝分布和应变等关键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当剪跨比增加时,开裂荷载会减小,斜裂缝宽度的发展速度却加快;箍筋对开裂荷载影响较小,但能抑制斜裂缝的发展;钢纤维含量的增加会提高开裂荷载和减缓斜裂缝的发展速度。根据材料力学公式推导出斜截面开裂剪力计算公式,进一步采用极限平衡法建立正常使用阶段斜裂缝宽度的计算方法,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良好且偏于安全。通过计算实测开裂剪力作用下斜截面的主拉应力可知:开裂时斜截面的主拉应力会超过UHPC的抗拉强度,不仅体现了UHPC的应变硬化特性,还反映了UHPC梁良好的斜截面抗裂性能。对比各国规范的斜截面抗裂设计规定,中国规范建议稿的容许应力值较为保守。基于开裂时的主拉应力水平和各国规范规定,建议放宽整体预应力UHPC梁的主拉应力限值,取为60%的弹性极限抗拉强度并考虑纤维分布的不均匀性。对于允许开裂的UHPC梁,应验算正常使用阶段的...  相似文献   
588.
为改善常规混凝土波形钢腹板(CSW)组合梁受拉区的受力性能,进一步减小结构重量并推动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提出一种新型变截面预应力CSW-UHPC组合箱梁结构,为研究其基本受力特征,特别是其抗弯与抗裂性能,设计并完成了一片预应力变截面CSW-UHPC组合悬臂箱梁的负弯矩静力模型试验,测试得到试验梁的荷载-应变响应、裂缝开展模式、挠度及破坏荷载等试验结果。依据试验结果对结构的剪力滞效应和钢腹板承剪比进行了研究;并深入研究了CSW-UHPC组合箱梁的抗裂性能和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同时,完成了试验梁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这种变截面CSW-UHPC组合箱梁表现出良好的受力、变形和抗裂性能;试验梁的悬臂根部截面产生了负剪力滞效应,剪力滞效应越靠近加载点越明显;悬臂端部到根部截面,试验梁腹板承剪比从80.33%逐渐减小至2.15%;试验梁的极限抗弯承载能力和抗裂弯矩的理论值与试验值较为吻合,建议在计算承载力时,k值取为0.1~0.2。研究成果可为变截面预应力CSW-UHPC组合箱梁结构的设计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89.
南宁轨道交通2号线曾多次发生保护进路与折返进路命令冲突,导致折返道岔发生挤岔报警故障,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和效率。以南宁轨道交通2号线西津站故障为案例,分析出故障主因为保护区段防护命令和折返进路命令存在命令冲突;研究进路触发冲突的机制,提出修改保护进路属性、调整进路预排触发轨及保护进路触发轨、调整道岔操岔控制逻辑等3种技术方案,并分析其优劣性,经过软件升级整改,有效解决了问题,为行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