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8篇
  免费   18篇
公路运输   195篇
综合类   126篇
水路运输   155篇
铁路运输   119篇
综合运输   2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81.
为改变目前国内水声信号滤波器大多采用进口专用芯片的现状,设计一种基于国产芯片的水声信号滤波器替代方案.对通用带通滤波器传递函数的演变进行介绍,结合其实际应用情况,通过查表和理论计算,设计一种基于国产芯片的水声信号滤波器,并对其中心频率、带宽和矩形系数等指标进行实测,验证该设计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水声信号滤波器基本上能...  相似文献   
482.
计轴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关键组成部分,为信号系统提供次级列车位置检测信息和独立保护区段信息,其工作状态将严重影响列车行车效率.文章通过分析基于计轴系统的轨道电路工作原理,了解内部电路逻辑关系.针对易发生的、影响较大的轨道电路"棕光带"故障,分析各类故障原因,并针对较难判断的板卡故障进行案例分析,可为同类设备的系统...  相似文献   
483.
青岛地铁8号线海域段盾构隧道联络通道施工具有埋深深、水压高、围岩破碎等特点。使用FLAC 3D软件,对联络通道顶管法施工过程中主隧道及联络通道的力学响应和结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联络通道的施工,主隧道的变形由对称转为不对称,变形和应力明显增大;在主隧道与联络通道连接处发生明显的应力集中,尤其是高水压条件下,必须做好加固和防水措施;联络通道的开挖对始发隧道的影响大于接收隧道,施工前可根据主隧道的地质状况确定始发端;洞口破除处的主隧道内架设支撑可有效减小结构变形;洞门破除和支撑拆除两个工况下,主隧道结构变形和受力变化明显,施工中应加强变形监测。  相似文献   
484.
岩爆预防及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岩爆一般是指在隧道开挖后,发生的一种带有爆裂声响的岩层开裂,岩片或岩块沿一定方向弹射出或坠落下来。在开挖施工阶段,岩爆的预防主要有三种方法,即:理论推算岩爆强度等级法、超前地质预报法和钻孔爆破预卸载法。本文主要以西康线秦岭隧道Ⅱ线平导开挖过程中出现的岩爆现象,按照程度的不同,即:微弱型、中等型、较强型和强裂型,分别提出了不同的防治施工措施。  相似文献   
485.
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植被生态需水的内涵,认为植被生态需水就是在一定区域内满足目标条件下,维持植被稳定生长,促进植被生态系统健康运行所需的最小水量。归纳总结了目前植被生态需水常用的几种计算方法,评析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回顾了国内外生态需水研究进展,而我国生态需水研究主要集中在干旱绿洲区域,主要以3S技术为支撑进行遥感解译生态分区,应用潜水蒸发原理,准确量化生态需水以及需水机理研究。指出我国西北荒漠绿洲区生态需水研究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并提出若干关键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486.
487.
多孔小间距重叠隧道施工顺序的选择及优化是影响其施工安全与进度的关键。文章基于重庆轨道交通四号线一期工程与九号线工程形成的四孔小间距重叠暗挖隧道,设定了4种不同的施工顺序,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了施工顺序对地表沉降、隧道结构内力及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重叠暗挖隧道的施工会导致地表发生沉降,且隧道间距越小,造成的地表沉降越大;从控制地表沉降、隧道拱顶沉降和衬砌应力的角度看,"先下后上"施工顺序要优于"先上后下"施工顺序,而后行隧道的施工顺序相对而言影响不大;本工程采用"先下后上,后行隧道先左后右"的施工顺序,地表沉降与隧道拱顶沉降值均未超过10 mm,满足规范要求,沉降数据的变化规律与有限元分析的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488.
信号捕获作为实现北斗卫星船载导航的第一阶段,也是最重要的一环,为此研究基于北斗卫星船载导航信号并行捕获算法,在短时间内捕获卫星信号,为船舶提供高精度的定位和导航服务。建立北斗卫星导航信号模型,依据模型生成的北斗卫星导航信号,采用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ation,FFT)算法以及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IFFT)算法,通过并行频率搜索和并行码相位搜索分别将伪随机码相位、载波频移的二维搜索变成一维进行并行搜索,获取北斗卫星信号的伪随机码和载波频移,实现北斗卫星船载导航信号并行捕获。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成功地捕获船载导航信号,并且捕获耗时短;对船载导航信号的载波频率估计误差小。  相似文献   
489.
岩溶隧道施工过程中大型溶洞的综合预报及治理方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尚家湾隧道隧址区地表水文点观察情况,并结合地形地貌特征、岩性和构造条件,判断尚家湾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可能揭露大型溶洞,出现突水突泥等工程灾害。文章针对前期隧道施工风险评价结果,采用综合地质预报方法对隧道前方不良地质体进行探测:采用TSP(隧道地震预测)法对ZK67+835处溶洞位置进行了准确预报;采用地质雷达法准确预报了YK67+805处的溶洞;采用超前钻探探明了溶洞在隧道底板下方的具体位置、走向及规模。探测结果表明,左右线隧道溶洞相互连通,为特大下伏无充填型溶洞。针对揭露的溶洞特点,分别采取填堵法和跨越法进行治理。左线在雨季期间无水流通过,采取填堵法;右线采取跨越法,梁板分离,分别承担隧道结构荷载和路面车辆荷载。通过对治理后围岩的变形监测,验证了治理方案的有效性,为后期类似溶洞治理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90.
为了研究沥青混合料动态力学性能的围压应力依赖性,分别对AC-20(AH-30#)和AC-25(AH-30#)两种沥青混合料开展不同试验温度、不同扫描频率和不同围压水平的三轴动态模量试验。首先分析不同温度和频率条件下围压应力对沥青混合料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其次基于时温等效原理分别采用Boltzmann和Gussamp函数模型绘制了基准频率为10 Hz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和相位角主曲线。研究表明:当试验温度低于20℃时,不同扫描频率条件下,围压对两种沥青混合料的动态力学性能几乎没有影响;当温度为55℃,扫描频率为0.1 Hz时,AC-20(AH-30#)和AC-25(AH-30#)沥青混合料的最大动态模量比值分别为3.50和2.49,当试验温度为50℃,扫描频率为0.1 Hz时,最小相位角比则分别为0.59和0.65。高温状态下,围压水平越大,则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比越大,相位角比越小,两种沥青混合料的动态力学性能具有显著的围压应力依赖性。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和主曲线整体变化趋势相同,但在高温区域围压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