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92篇
综合类   73篇
水路运输   53篇
铁路运输   48篇
综合运输   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81.
介绍锡宜高速公路跨沪宁铁路钢管拱的结构和位置;论述钢管拱微胀混凝土灌注的技术准备、C50微胀混凝土的配合比、质量要求、灌注工艺以及混凝土密度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2.
根据扬林塘大桥的结构特点和所处的地形条件,提出了搭设空中预制场,预制碇梁,并利用架设就位的碇梁,在其上进行T梁、挂梁的预制,解决了无预制场地的施工,方便了梁的安装,节约了施工费用。  相似文献   
183.
简单介绍广州地铁4号线空调系统的组成及故障分类,着重分析空调系统常见故障的发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维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4.
建立钩尾圆弧摩擦面与从板圆弧摩擦面的曲面—曲面接触摩擦数学模型,并结合改进的具有非线性迟滞特性的缓冲器数学模型和扁销止挡数学模型,采用SIMPACK软件建立重载机车扁销钩缓装置的动力学分析模型并验证其准确性,研究钩尾与从板间的摩擦系数及它们相互接触的圆弧摩擦面半径对钩缓装置受压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摩擦系数对钩缓装置的受压稳定性影响较大,随着摩擦系数的增大,钩尾的摩擦约束作用逐渐增强,钩缓装置的受压稳定性也随之增强,车钩转角呈阶梯形减小,建议摩擦系数的合理控制范围为0.25~0.45;钩尾的圆弧摩擦面半径越大、从板圆的圆弧摩擦面半径越小,则钩缓装置的受压稳定性越好。  相似文献   
185.
通过有限元仿真的手段对400 km/h高速动车组的车轮进行了静态载荷模拟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对测力轮对连续测量方案进行了初步设计,同时对离心力引起的测量误差以及测力轮对的动态频响特性进行了评估,为高速动车组连续测力轮对的设计和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6.
天桥特大桥主桥桥墩承台大体积混凝土采用一次浇筑法施工,这种施工方法会明显加剧水化热效应,应采取温度控制措施。运用有限元软件MIDAS对承台内部水化热温度场进行了模拟计算,并在承台内预埋温度测量元件对温度场进行监测。对模拟计算结果和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按照温度控制标准,通过控制冷却管水流流量有效地控制了混凝土的浇筑温度、最高升温、内外温差及降温速率,达到了预期温度控制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7.
文章考虑液压悬置和电磁线圈作动器的耦合,建立三缸发动机主动悬置动力学模型。针对传统PID控制无法同时消除1阶和1.5阶2个主要阶次的振动问题,设计了滑模变结构主动悬置控制器,使用易于测量的线圈电流作为反馈,构造了全维状态观测器。  相似文献   
188.
随着汽车行业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客户对驾驶舒适性和油耗的要求越来越高,那么变速箱的操纵性能升级是必然的趋势。而变速箱的性能与变速箱油的温度有着必然的关系,自动变速箱油的最佳工作温度在100℃左右,此时是形成润滑油膜的最佳时机,只有在100℃左右的工作环境下才能发挥变速箱最优的性能。发动机冷启动时变速箱油的温度很低,此时油的粘度过高,变速箱的润滑和传动效果很差,为了尽快使自动变速箱油的温度达到最佳工作温度,需要从发动机热管理的角度来考量自动变速箱,可以考虑利用发动机冷却液升温快的特点来为变速箱油快速升温。另一方面,随着自动变速箱运转时间的增长,自动变速箱油会逐渐累积热量,使油温不断升高,当油温升高到143℃以上时,自动变速箱油的粘度会迅速降低,阻碍油膜的建立,最终使自动变速箱丧失润滑性能,造成变速箱内部的相关零部件烧蚀或失效。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文对多种温控系统进行对比分析,并对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9.
为提高 NO x 的转化效率,研究了温度、空速、氨氮比和 NO 与 NO2的摩尔比对 SCR 催化器内浓度场的影响。试验验证了 SCR 化学反应模型,将准确的化学反应动力学参数输入到 Fire 软件并建立 SCR 催化器模型,计算分析 SCR催化器内组分浓度场的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温度越高,NH3和 HCNO 的浓度越高;流体涡流为喷雾液滴蒸发和热解提供了有利条件;空速太大,NO 的转化效率会降低;当氨氮比为1时,理论上 NO x 的转化效率达到最高;当氨氮比小于1时,NO x 转化效率随氨氮比的升高而升高,但在接近1时候产生氨滑移;当氨氮比大于1时,NO x 转化效率变化不大但会产生大量氨滑移。因此最佳的氨氮比应是在保证较小的氨滑移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 NO x 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1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