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7篇
  免费   37篇
公路运输   256篇
综合类   154篇
水路运输   212篇
铁路运输   157篇
综合运输   1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66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01.
为了解决传统公路路线设计的平纵面设计数据、二维和三维设计图各自孤立的问题,以某道路工程设计为例,依据公路路线设计的流程和规范,采用Bentley公司的OpenRoads Designer软件平台,在分析设计资料和标准的基础上,从地形建模、路线方案比选阶段开始,通过对路线平面和纵断面的联动设计,创建路基横断面模板,生成三维廊道,对路基、路面、填挖方量等工程量进行计算及分析,探索基于BIM技术的公路路线设计、三维建模的方法,提高设计效率,为BIM技术在公路路线设计阶段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02.
缅甸央东伊洛瓦底江公铁两用大桥主桥为连续钢桁梁,主桁内侧布置双车道公路和单线铁路,桥面为非对称布置。由于桥面二期恒载分布和活载的较大差异,造成两片主桁受力不均,通过空间受力性能的研究,解决了非对称桥面的钢桁梁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603.
程红松 《上海公路》2022,(4):53-59+178-179
为研究Y型墩及0号块整体支架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以某主跨148 m预应力单箱三室混凝土Y墩刚构桥为工程背景,采用三维杆系单元建立支架整体模型,运用实体单元模拟分析局部应力,结合支架施工实际过程中的控制指标,研究支架体系安全性、混凝土收缩徐变影响和临时预应力束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Y型墩及0号块施工以支架应力和混凝土抗裂性为主要控制指标;钢牛腿锚固区为支架体系薄弱点,需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降低钢牛腿受荷水平;采用Y型墩与0号块形成三角刚架承载,并辅以临时预应力束,可有效提高结构抗裂性,改善局部拉应力。  相似文献   
604.
为提高铁路基础设施检测探地雷达数据处理效率,提出了一种铁路探地雷达(GPR)检测数据智能管理分析系统方案。结合铁路基础设施检测工程需求与探地雷达数据特点,开展系统需求分析和设计。优化数据管理、工作流处理、交互解释和统计分析等步骤,克服目前软件的不足;利用Hadoop大数据技术进行多通道探地雷达数据的快速处理,实现海量探地雷达文件的并行计算;利用深度神经网络技术对探地雷达图像进行智能识别。对高铁隧道衬砌检测车采集的数据进行系统应用测试,测试效果显示,该系统可以提高探地雷达检测数据的管理和处理效率,推动铁路基础设施探地雷达检测向信息化、智能化和标准化发展。  相似文献   
605.
针对采用恒幅恒频率加载激励进行汽车半轴扭转室内台架疲劳试验时,无法真实反映半轴在行驶过程中的激励问题,根据汽车半轴在行驶中实际承受的扭转载荷激励,搭建了基于液压伺服控制的汽车半轴扭转疲劳测试系统。对实际激励谱进行处理和频域特征分析、雨流分析,运用雨流矩阵法对激励谱进行雨流外推处理,最后研究了基于频率响应函数的实测激励谱加载方法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建立的汽车半轴扭转疲劳测试系统复现实际激励谱的加载误差可以降低到3.24%,表明所建立的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606.
基于已建成的有轨电车案例对车站设备布设方式进行研究,结合站台布设示意图,对比分析不同布设方式优缺点,综合比较各地有轨电车设备布设现状,并进行分析总结,意图在保证运营需求的基础上将站台设备的安放与站台整体景观协调,为设计人员在今后设计站台设备布局时尽量做到站台设备功能全面,布局美观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607.
沥青路面无人化施工为现代施工技术研究的热点,已在多个路段中得到了应用。基于崇明生态大道无人化施工试验段,分析无人化施工过程中的碾压路径和碾压遍数的控制情况,以及工后的平整度和厚度控制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可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在无人化施工过程中调整参数设置,控制无人化施工机群协同作业,提高施工效率;无人驾驶摊铺机和压路机基本沿着固定的曲线前行,碾压遍数可控;无人化施工在过程中对厚度的控制还需改进。  相似文献   
608.
为实现岩溶区隧道排水系统堵塞过程的精准刻画和预警防控,开展了与现场1∶1等比例的排水系统堵管室内试验,探讨了仿真现场水动力、水化学和干湿循环条件下管道结晶沉淀量的变化规律,构建了考虑水动力和碳酸盐岩组分溶解-沉淀化学反应耦合驱动过程的数值模型,结合室内试验数据,对所建立的隧道排水管结晶堵塞模型进行验证。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模拟值与试验观测值之间的误差逐渐减小,至15 d左右,二者拟合决定系数R2为0.67,证明在相对较长时间尺度下,所构建的数值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较好地预测隧道排水管道内的结晶生成过程,模型能为隧道排水系统堵塞问题的防治提供理论指导,进而为岩溶隧道地质灾害的早期识别与安全评价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609.
青岛地铁13号线灵山卫地铁车辆地下停车场采用了泄水减压抗浮技术。首先进行了抗浮技术方案的比选及泄水减压抗浮技术的适用性分析,然后从泄水减压抗浮原理、基坑涌水量、盲沟布置及泄流能力、水位监测等方面详细阐述了泄水减压抗浮系统的设计,最后分析了实施泄水减压抗浮方案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及需要采取的防护措施。该技术较好地解决了抗浮问题,节省了工期,节约了投资。在地形利于地下水排泄,地下水的分布、渗流、涌水量等因素可预测的情况下,泄水减压技术是一种可应用于地下工程的绿色、环保的抗浮技术。  相似文献   
610.
为实现货运承运制清算系统与运输收入系统和运输统计系统的数据共享,对共享的属性类数据和计算类数据的基本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对比共用数据表、Web service和共享数据文件3种共享技术,提出以共享可扩展标记语言(XML,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数据文件的形式实现数据共享,给出了数据共享方案并制定了数据交换机制。经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符合货运承运制清算现状,能够满足承运制清算的数据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