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篇
  免费   13篇
公路运输   127篇
综合类   50篇
水路运输   77篇
铁路运输   88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针对三维流场,通过对空间单元点、线、面的相关性分析,提出了通度计算方法,以便能够利用有限差分法计算具有不规则障碍物的流场。  相似文献   
42.
针对海洋平台火炬塔筒体结构强度设计问题,采用Ansys软件的静力学模块对单个火炬塔筒体和3个火炬塔筒体进行静力分析,得到不同工况条件下的结构应力值和变形位移值。结果表明,单个火炬塔筒体可承受的最大压力载荷大于3个火炬塔筒体可承受的最大压力载荷。火炬塔筒体的分析方法和结果对后续石油化工废气处理装置的设计和安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3.
运输船的大型化虽然满足了运输要求,但也使船舶需要考虑的建造因素增多,船舶振动就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上层建筑作为船体结构的主要构成部分,关系到船员的日常作息还有相关的仪器设备,船舶的振动会影响到船员的休息和健康、会干扰仪器的正常工作,甚至会影响上层建筑构件的使用寿命。某新型“集散两用”船既可以用作集装箱船,还可以用作散货船,结构特殊,其中1个上层建筑位于船体中部、2个大货舱口之间,其受船舶振动影响的可能性更大。为了避免船舶振动对该新型“集散两用”船的船中上层建筑造成不良影响,有必要用有限元分析法对其船中上层建筑进行振动特性分析,并对振动过强的区域采用可行的解决方案,提高船舶的稳性。  相似文献   
44.
通用型FPSO拥有良好的作业性能,但是性能提高的同时其安全性就需要得到更严格的要求。本文通过对通用型FPSO消防水管路系统建立Caesar Ⅱ模型,对其各种情况下的工况进行分析,对其所受应力进行计算,对不合理部分进行相应的优化;对消防水管道进行约束载荷以及法兰泄漏进行相应的分析,并根据安全要求对其进行相应的调整,保证消防水管路系统的安全性,确保FPSO完成生产任务。  相似文献   
45.
报表的应用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文中介绍的报表系统采用J2EE架构,并应用Java开源报表引擎JasperReport与IReport,通过Web方式实现报表的生成、预览与打印,为企业级报表系统的开发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6.
桥塔钢-混结合段剪力连接件承载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确保斜拉桥桥塔钢-混结合段连接的安全可靠,应选择合适的剪力连接件。结合连岛工程跨海斜拉桥索塔锚固区的设计,比较不同极限承载力公式的差异。对栓钉连接件进行模型试验研究,试验得到栓钉的荷载~滑移量曲线。重点研究栓钉的抗剪承载力及破坏形态等,并将试验结果与所有公式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栓钉连接件以栓钉受弯剪破坏为主,具有良好的延性,在破坏前有明显的屈服过程。在承载力方面,群钉试验得到的用于桥塔钢-混结合段的单钉极限承载力平均比《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的计算值高32%左右。  相似文献   
47.
以苏通大桥第J32号斜拉索为分析对象,对其疲劳荷载谱计算方法进行研究。分别采用单一疲劳车和车道折减等2种不同移动疲劳荷载模型计算斜拉索等效疲劳应力幅值,并对其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对于大跨度斜拉桥,采用车道折减荷载分析斜拉索轴向疲劳应力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48.
列车碰撞仿真中钩缓装置模拟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列车碰撞过程中的钩缓装置行为,提出了一种基于LS-DYNA离散梁单元模拟钩缓特性的仿真方法.以某6节编组的城市地铁列车36 km/h对撞工况为例,对钩缓装置的加载、卸载以及在极限载荷下的失效脱落等现象进行模拟,并计算钩缓装置对列车碰撞工况能量吸收的贡献程度.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模拟碰撞时列车钩缓装置的力学特性以及车钩的失效和脱落现象,并且能得到连挂列车各位置钩缓装置的输出特性、能量吸收等指标;两列车对撞后,钩缓装置在碰撞过程中吸收能量占总能量的27%.   相似文献   
49.
现代信息系统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最大的相似之处就是都扮演着"搬运工"的角色:前者搬运信息流,后者运送客流.二者最大的价值也是因为这种相似.前者搬运的对象是社会运转的衍生品:社会生产和生活产生了客流、物流和资金流,与之相伴相生的信息流.  相似文献   
50.
我国正面临着地铁工程的大规模建设期,在大规模建设的同时,地铁工程建设存在着信息传输时效性差,数据共享程度低,预警机制不完善,各参建方协同工作能力弱,数据流失等问题.为了有效降低工程建设风险,广州地铁于2006年~2010年对在建线路开展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项目,开创了我国开展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的先河.本文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架构体系、主要功能以及在广州地铁风险管理应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