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篇
  免费   9篇
公路运输   90篇
综合类   57篇
水路运输   67篇
铁路运输   61篇
综合运输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3年   9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142.
在高地下水位软土地基上进行高速公路路基拓宽,易产生路堤失稳、差异沉降等现象.既有研究多集中于某一种拓宽方式分析.该文基于PLAXIS弹塑性平面应变有限元分析,综合运用Biot固结理论和剪切强度折减法,就双侧对称式拓宽、双侧非对称式拓宽、单侧式拓宽等拼接式拓宽方式及分离式拓宽方式开展数值模拟,比较了4种拓宽方式的潜在滑动面形态、稳定安全系数、超孔隙水压、竖向位移、侧向位移等力学行为.双侧对称式拓宽更有利于提高稳定安全系数,削减路基顶面差异沉降及地基侧向位移.  相似文献   
143.
以长沙市中山路消防取水坡码头改造工程为依托,采用双排钢板桩挡水围堰方案,解决工期紧、施工水域有限、设备能力不足等条件下内河深水坡码头施工的难题.总结其施工工序包括钢板桩施工、围楞和对拉杆安装、填砂施工和抽水.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钢板桩挡水围堰体系协调工作机理以及前后桩水平位移和侧压力,研究表明:侧向水平作用逐渐增加,围堰拉杆先后对前后桩产生约束作用,使前后桩发生协同作用;侧向压力作用增加,前后桩位移比和应力比逐渐增加,超载作用使前桩位移减小、后桩位移增加,且同时增加前后桩应力;施工过程中适当增加超载作用,有利于提高围堰钢板材料利用效率和围堰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4.
巨型油轮轴系校中模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巨型油轮传动轴系的分析,建立了不同的轴系校中模型.对不同的校中模型,分别取不同的刚度,计算出各自的轴承反力,从大量的计算与分析中得到的有意义结论,可以用来指导船舶轴系的设计与计算.  相似文献   
145.
146.
147.
可编程外围器件PSD应用于单片机系统后,简化了单片机外围电路的设计,增加了系统的可靠牲;利用PSD与单片机组成系统,通过计算机串口对FPGA进行实时在线编程、仿真和配置。  相似文献   
148.
档案管理的目的是"方便查找、便于利用",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则能够显著提高档案管理的水平,以及提高工作效率。本文从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出发,从档案管理规划、资金投入等方面分析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应当考虑的因素,提出了改进对策,为档案资源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9.
根据高速电动车组制动的特点,本文提出一种制动系统的设计方案,充分发挥动力制动无磨损的优势,微机控制的制动控制系统操作方便、可靠。  相似文献   
150.
为了充分利用全风化千枚岩与红黏土作为路基填料,设计了红黏土与全风化千枚岩干质量比分别为0:5、1:4、2:3、3:2、4:1、5:0,石灰掺量分别为0、3%、5%和8%的组合改良方案,开展了环刀试样干湿循环试验;为了定量描述裂隙的发育状况,开发了裂隙率计算软件,提出基于AutoCAD裂隙总长度计算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裂隙发育规律有继承性、自愈合性,膨胀裂隙与干缩裂隙并存特性;石灰掺量为0时,高红黏土掺和比(80%、100%)下混合改良土裂隙率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长而增长,且干湿循环次数大于5时还有增长趋势;中低红黏土掺和比(掺和比不大于60%)时,第2次干湿循环后裂隙率达到最大,然后下降或趋于稳定;石灰改良剂对裂隙发展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当石灰掺量为3%或5%,且红黏土掺和比为40%或60%时,可以完全抑制裂隙的发育,其他红黏土掺和比下相对于纯红黏土裂隙率也有大幅降低;考虑石灰掺量、红黏土掺和比对裂隙率降低幅度的贡献,认为石灰掺量为3%、红黏土掺和比为40%或60%是裂隙控制的优化方案,不仅合理、经济,而且裂隙率为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