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4篇
  免费   88篇
公路运输   1230篇
综合类   517篇
水路运输   775篇
铁路运输   625篇
综合运输   135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66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73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176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5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变形控制设计与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地应力软岩隧道施工中常常发生大变形地质灾害,给工程的安全施工和建设管理带来极大的困难。文章依托兰渝铁路高地应力软岩隧道,进行了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围岩分级,制定了初期支护破坏准则,同时建立了地应力合理释放与有效约束之间的平衡。在高地应力软岩隧道设计与施工中,通过采取预留变形量、合理的初期支护、可靠的开挖工法、关键部位锚注加强、动态支护补强等5项技术措施,有效地控制了大变形的发生,达到了初期支护不破坏、不拆换的目的,保证了工程的安全快速建设。  相似文献   
942.
2004年4月20日下午3:30,新加坡地铁环线C824标段的一段明挖区间隧道在开挖至第10道支撑(约33 m深度)的时候出现了坍塌事故.事故造成了约100 m左右区间隧道围护体系的彻底崩溃,4人死亡,紧邻的Nicoll大道下陷,以及周边一些城市生命管线严重损毁.文章对这次事故的工程背景、地质条件以及事故发生的过程进行了扼要介绍,旨在为本文的姊妹篇--新加坡地铁环线C824标段失事原因分析(二~三)提供必要的基础信息,以期与她们一起形成一份完整的事故分析报告.  相似文献   
943.
本文通过对电子航道图预处理流程及成果进行技术规范分析,以提高电子航道图预处理工作效率为目标,总结了工作中发现的几条关于提高电子航道图预处理效率的方法,成功解决了电子航道图在水深数据处理和图形裁切等方面的棘手问题,提高了电子航道图预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944.
NB-Io T特别适用于定时回报、低功耗、需要海量连接的物联网领域,本文以航标遥测遥控系统为研究对象,介绍了NB-Io T技术在航标遥测遥控管理中的应用前景。航标遥测遥控系统通过应用NB-Io T技术能实现平台的统一管理,并且能进一步降低功耗、提高覆盖范围,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本文重点探讨了NB-Io T在航标遥测遥控领域应用的优势和前景。  相似文献   
945.
为针对在某些重点海域监测舰船通过的情况的需要,设计了一种舰船声场监测系统。该监测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先采用LT1884运算放大器设计信号调理电路,对水听器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放大和滤波处理,然后采用FPGA控制模数转换器和SD数据储存卡进行声场数据采集和存储,利用RS485数据通信接口和通信浮标还可将采集到的舰船特征信息通过北斗卫星系统实时传输到海上监测船或者陆地监测中心。借助该实验系统,可以监测记录某一水域的舰船通过时的声场信号,并实时报送舰船通过的频率。  相似文献   
946.
对于中厚层(5~10 m)吹填淤泥层的加固,传统的浅层处理方法难以实现人工排水板的插设,而二次处理方法成本高、工期长,造成很大的浪费。针对中厚层吹填淤泥地基处理设计与施工中的技术难点,结合现场试验提出无砂垫层分级加载的真空预压一次处理方案,研制适合5~8 m厚度超软吹填淤泥层的新型可伸缩式人工插板枪、适合8~10 m吹填淤泥层的轻型插板机械、立体式密封接头及真空预压法排水处理系统等,优化中厚层吹填淤泥地基施工技术。提出的适合中厚层吹填淤泥地基的真空预压加固设计方法、施工技术等创新成果在温州瓯江口新区一期地基处理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工程造价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947.
由于地质构造作用以及风化作用,隧道多存在地质条件复杂地段。当隧道穿越岩性分界面,处理不到位很容易导致隧道塌方,给隧道施工带来安全质量隐患。文章以靖西至龙邦高速公路乐村隧道穿越岩性分界面导致大体积塌方为例,介绍了隧道区地质情况和塌方情况,分析了塌方原因,提出了利用管棚并配合超前注浆小导管的支护处理方法,并阐述了塌方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948.
以荆江航道整治工程周天河段新厂高滩守护工程下段混合式护岸中自嵌式挡土墙试验段为依托工程,分析其在长江航道整治中的适应性。经过一个洪水期冲刷后,根据监测数据统计自嵌式挡土墙墙体最大水平位移量小于20 mm,最大沉降量小于15 mm,即自嵌式挡土墙初步适应了长江航道复杂的水流冲刷条件,满足护坡的设计效果,为其在长江航道整治工程中进一步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49.
利用模型试验研究砂土中静压桩在贯入过程中的承载机理。分析模型桩贯入4种不同深度时的桩周应力变化规律,对桩顶轴力、桩顶位移、桩身环向应变和桩身纵向应变进行全程测量。利用一种半数值半解析的方法,通过测量模型桩壁的环向应变与径向应变,推导出桩周的围压和摩阻力。结果表明:在贯入初期,桩体上部会出现负摩阻,随着贯入深度的增加,上部负摩阻的范围和数值都在减小直至消失;在沉桩阻力中摩阻力所占比例较小,但其比例随着贯入深度的增加不断增大。整个贯入过程中桩周围压随贯入深度的增加在不断增大。在同一土体深度处的围压也随桩体贯入而增大。随贯入深度的增加,摩阻力和围压的变化趋势呈现了较好的一致性,摩阻力与围压的比值在0.41~0.53波动。  相似文献   
950.
浅层加固技术处理新吹填淤泥的施工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采用浅层加固技术处理新吹填淤泥的施工工艺,以温州丁山垦区软基处理工程为例,阐述了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一系列措施.实践证明,采取这些措施可有效监控施工质量,确保加固效果,并达到节省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