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1篇
  免费   33篇
公路运输   289篇
综合类   139篇
水路运输   221篇
铁路运输   182篇
综合运输   4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通过对大直径盾构隧道管片进行受力分析,研究了盾构隧道管片的上浮机理,认为浆液产生的浮力是管片上浮的主要原因。考虑到浆液的凝固特性,浆液浮力将随注入的时间而减小,管片上浮运动状态将产生变化。基于此,认为管片脱离盾尾后的上浮量主要包括3部分:①管片在浆液中上浮运动产生的上浮量;②管片上覆土压缩引起的上浮量;③管片自身的受力变形。之后,考虑了浆液的黏滞特性,通过运动学及弹性力学的方法推导了管片上浮量的计算公式,并对上海某新建大直径公路隧道施工阶段管片的上浮量进行了计算对比。最后,结合管片上浮参数分析提出了管片上浮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2.
基于各车站在各时段客流进站速率的协同优化,考虑客流控制和客流承载过程中的各种约束,以列车车厢内客流聚集总风险最低和乘客在车站总等待时间最短为双目标,构建疫情防控背景下的多车站地铁客流协同控制模型。针对模型的非线性特点,设计基于变邻域搜索的启发式算法进行求解。依托南昌地铁1号线实际客流数据构建算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实施客流协同控制后,研究时段内全部23列列车的满载率均未超过满载率阈值0.5,且客流聚集总风险值较控制前下降65.41%,乘客平均等待时间仅为3.87 min;随着列车最大满载率阈值的增加,乘客的等待时间呈指数下降趋势,而客流聚集风险则呈线性增长;缩短发车间隔时间能够有效降低列车满载率,但列车运行成本也会急剧增加;按实际发车间隔时间(10 min)实施客流协同控制后,所有列车的满载率均低于0.5,客流聚集总风险值下降22.36%,而乘客平均等待时间仅增加0.6 min,验证了模型及算法能更加高效地降低列车满载率。  相似文献   
83.
针对劲性骨架混凝土拱桥主拱圈常用的箱型截面,总结归纳主拱圈混凝土主要分环和浇筑方式及其影响因素,提出分环和浇筑的基本原则,并采用有限元法模拟分析分环浇筑方式对单箱三室截面劲性骨架混凝土拱桥内力与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箱形截面能较好地满足劲性骨架拱桥主拱圈受力和构造的要求,是大跨度桥梁的理想截面形式;主拱圈混凝土分环和浇筑方式主要由劲性骨架结构承载能力、施工操作性、结构整体性和经济性4个因素决定;进行分环和浇筑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减少分环数量,对称分环和浇筑,尽快完全包裹劲性骨架弦管,尽快形成完整箱室以及将截面复杂部分划分至易于施工混凝土环内等;跨径416 m劲性骨架拱桥的三室箱形截面主拱圈采用合理的分环和浇筑方式,可以分别降低5.9%的劲性骨架钢管应力和16.8%的管内混凝土应力,减少7.8%的拱顶下挠位移。  相似文献   
84.
85.
目的:在不受固定状态影响的情况下,探讨微波对血液成分的影响。对象与方法:使用动物为平均体重507.5克的雄性魏斯特大鼠。为使动物习惯于固定状态,以微波照射用的固定器每日15分钟固定一周。照射条件为微波照射强度10毫瓦/厘米~2,室温22±1℃,湿度50~60%。采血在固定状态体温基本稳定30分钟后和微波照射50分钟后两次分别在离尾端部5毫米处切开进行。检查项目:血流比容值、红血球数、白血球数、血液像、白血球过氧化酶反应等,与血液检查同时用放置在直肠的热电阻探针测定直肠温。对照  相似文献   
86.
电传动技术具有无级变速,传动部件受冲击小,动力制动行驶安全的特点,因此在国内外获得了广泛应用。介绍了电传动技术用于矿用自卸车中的必要性,并以DE170矿用自卸车为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87.
湛江枢纽是衔接黎湛、茂湛、湛海3条铁路干线的地区性小型枢纽,合浦至湛江铁路拟从广西的合浦向东连接至广东湛江,完善沿海铁路通道。结合既有枢纽现状,从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开发用地、与城市道路的立交条件、新建铁路的引入条件、预留远期发展条件、方便运输管理等方面对引入湛江枢纽线路方案进行对比研究,确定合浦至湛江铁路从遂溪县北端设站并引入湛江枢纽方案。  相似文献   
88.
针对典型水上交通场景交汇水域,研究了1种数据驱动的船舶轨迹预测与航行意图识别方法。设计CNN+LSTM组合神经网络,通过学习交汇水域船舶的历史轨迹,以CNN+LSTM网络为编码器提取其通航环境及船舶航行时空特征,LSTM与全连接层为解码器同步输出未来时段内船舶轨迹序列和航路选择,从而形成船舶轨迹与航行意图识别模型。同时,引入Dropout网络结构描述该模型的预测不确定性,采用随机关闭CNN+ LSTM核心网络部分神经单元的方式,以相同轨迹序列作为输入获取多组相近的预测结果,根据其统计均值与方差对船舶轨迹预测的不确定性进行量化。以美国沿海某交汇水域公开AIS数据为对象开展实验,创建了该交汇水域船舶航行轨迹数据集,以输入时长60 min,采样频率3 min作为输入条件,Dropout值取0.5,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未来60 min时段内的轨迹预测误差为3.946 n mile,航行意图识别准确率达87%,不确定性估计覆盖率达85.7%。与LSTM预测方法相比,当船舶操纵性发生改变时,所提CNN+LSTM模型的轨迹预测误差降低了31.6%,而且兼具船舶航行意图识别及预测不确定性估计能力,有利于智能航行与海事监管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89.
对工业上常用的30CrMnSi钢进行了几种实用的,易于推广的强韧化工艺试验,并对它们的强韧性作了对比,对显微组织和冲击断口进行了观察。找出了30CrMnSi钢较理想的强韧化方法,称之为“高强韧化”方法。  相似文献   
90.
在公路客运枢纽方案评价过程中,涉及大量不确定因素和模糊因素。为协调这些因素,并降低人为因素的影响,采用二元对比重要性排序采确定各因素的权重,将备选方案与理想方案的几何偏差作为选优依据,为科学合理地的选择公路客运枢纽提供一种定量的方法,最后给出实例说明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