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50篇
综合类   4篇
水路运输   3篇
铁路运输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在用柴油公交车燃用天然气合成油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上海在用柴油公交车燃用天然气合成油和国Ⅱ柴油的经济性、动力性及烟度排放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柴油公交车燃用天然气合成油后,其燃油经济性与同路线柴油公交车燃用国Ⅱ柴油时基本相当;最大轮边功率降低约5%;加载减速法规的100%点、90%点和80%点的烟度分别降低71%、73%和63%.即天然气合成油对柴油公交车的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影响不大,且能显著改善烟度排放,完全满足上海市在用车加载减速法规的限值要求.  相似文献   
32.
利用离合器踏板特性分析系统,测试了某轿车冷车、热车及离合器生命周期末期时不同发动机工作转速下离合器的踏板特性.结果表明,随发动机转速的增加,离合器分离过程的踏板特性曲线呈整体下移趋势,离合器的最大分离力降低,同时离合器回位过程的踏板特性呈整体上移趋势,离合器踏板的迟滞力减小,回馈效果变好;与热车状态相比,离合器冷车状态时的最大分离力较高,且迟滞力略高;与新离合器相比,处于生命周期末期的离合器的最大分离力和迟滞力均增加约50%.  相似文献   
33.
对柴油轿车燃用0%、30%、50%、70%和100%等不同体积混合比例的天然气制油燃料(GTL)——柴油混合燃料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柴油中加入GTL可全面改善柴油轿车的排放性能。与纯国III柴油比较,100%混合比例的GTL柴油的CO、NOX、NOX THC、PM和CO2的排放分别降低61%、13%、16%、48%和3.4%,但百公里油耗按体积比计算升高约3%。因此,使用GTL柴油可以显著改善柴油轿车的排放,降低汽车对大气环境的污染,GTL燃料是有前途的柴油补充燃料之一。  相似文献   
34.
汽车自动怠速起停系统是车辆循环外节能技术的重要措施之一,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对比分析了分离式起动/发电机起停系统、集成起动/发电机起停系统、智能怠速起停系统等不同怠速起停技术的实现方案、系统结构型式及特点;分析了各国怠速起停推广应用现状及油耗奖励法规发展动态,对比分析了美国、欧盟、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关于配置怠速起停系统车辆油耗奖励政策的差异,以及油耗奖励计算方法的区别。分析结果可以为我国怠速起停系统等循环外节能技术的推广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35.
36.
柴油轿车燃用不同替代燃料的排放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款满足国Ⅳ排放要求的柴油轿车分别燃用国Ⅱ柴油、体积混合比分别为 10%的国Ⅱ柴油-生物柴油(B10)和国Ⅱ柴油-天然气制油混合燃料(G10),以及沪Ⅳ柴油的排放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国Ⅱ柴油比较,燃用 B10 的柴油轿车 CO、PM 和 CO<,2>排放降低,NO<,x>和 HC+NO<,x>排放略有增加;燃用 G10 的柴油轿车CO、NO<,x>、HC+NO<,x>、PM 和 CO<,2>排放降低;燃用沪Ⅳ柴油的柴油轿车 CO、NO<,x>、HC+NO<,x>和 PM 排放降低,CO<,2>排放与国Ⅱ柴油相当.  相似文献   
37.
进行了柴油机燃用柴油、天然气制油GTL燃料及GTL-柴油混合燃料(GTL燃料体积分数分别为10%和20%)的外特性、负荷特性和ESC十三工况试验,研究了柴油机燃用GTL燃料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特性.试验结果表明:与燃用柴油相比,随着GTL燃料比例的增大,柴油机排放逐渐降低.燃用GTL燃料时的外特性功率和扭矩与柴油相当...  相似文献   
38.
以车载排放试验数据为基础,对某柴油乘用车实际道路行驶速度、加速度、比功率、发动机转速、负荷、空燃比、排气流量、排气温度、燃油消耗量等影响因素进行了主成分分析,所提取主成分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95%。通过多项式回归建立了柴油乘用车实际道路THC、CO、CO2、NOx排放与综合影响因素之间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建立回归模型的THC、CO、CO2和NOx排放预测误差分别为1.9%、6.2%、2.4%和2.7%,所建立模型的准确性较好。  相似文献   
39.
预喷射对生物柴油发动机燃烧及排放特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不同预喷条件下满足国Ⅴ排放的高压共轨柴油机燃用混合燃料BD20(含80%体积分数的国Ⅴ柴油和20%体积分数的餐饮废油制生物柴油)的燃烧及排放特性。结果表明:采用预喷射后滞燃期有所缩短,燃烧持续期有所增大。相比于预喷间隔,预喷油量对滞燃期及燃烧持续期的影响更为显著;预喷射显著减小了主燃烧的压力升高率,改善了燃烧的剧烈程度,且低负荷取较小预喷间隔、高负荷取较大预喷间隔效果较优;采用预喷射后NO x 排放均有所降低,大部分预喷射条件下PM 排放有所增加,各负荷均存在着较佳预喷射方案,可以同时改善NO x 及PM 排放。  相似文献   
40.
木薯乙醇汽油车生命周期排放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生命周期评估理论,建立了木薯乙醇汽油车(E10)燃料周期和车辆周期相统一的生命周期捧放评估模型。以SOx、NOx、CO、HC、PM10等五种标准污染物排放和CO2、CH4、N2O三种温室气体排放为评价指标。对木薯乙醇汽油车进行了生命周期排放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