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29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沥青改性与掺加矿物纤维的差别与比较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舒翔  刘立新 《公路》2005,(9):171-176
沥青的弹性模量(粘度)、屈服强度及韧性直接决定了沥青路面的各种力学与使用性能。材料科学的基本原理,旨在提高沥青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及韧性,本文分析与研究了沥青改性剂“合金化”及纤维“复合材料化”的区别。在阐述了“沥青+纤维”复合材料细观力学的同时,通过比较改性剂及纤维的增弹、增强及增韧效果与倾向,指出了“沥青+纤维”复合材料化是沥青路面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2.
首先对高速公路护栏系统进行了单部件的有限元优化分析,即通过对护栏系统主要的单个部件分别进行优化设计,以考察护栏系统在这些优化条件下的安全防护有效性和能量吸收特性。然后对高速公路护栏系统进行了多部件有限元优化分析,即在对单个部件优化的基础上,提出多部件复合优化分析方案。结果表明,分别增加或同时增加波形梁和防阻块的厚度为较优的方案,并据此提出一些建议,供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3.
舒翔  曹映泓 《公路》2001,(2):79-83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全面展开,环境保护越来越引起业内外人士的高度重视。惠河高速公路在“建绿色通道,走环保之路”的思路指导下,采用了三维植被网植草、客土喷播、喷混植草等新型绿化方式与预应力锚索、锚杆等传统加固措施相结合的边坡综合治理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文对这些思想和方法进行了阐述和总结,以期引起业内共鸣,从而推动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早日走上“生态高速”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惠河高速公路东江大桥为主跨80m的4跨连续箱梁。为了桥梁建设的经济、安全和整体美观,对该桥进行优化设计。优化设计将主桥分离式桥台修改为整体式,将引桥桥墩由半幅双柱式修改为整幅双柱式,预应力“工”型梁改为部分预应力“T”型梁。在建设过程中还根据实际情况,对施工挠度控制数据及时进行了修正,确保了桥梁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5.
钢花管注浆加固山区高填土路基、台背工艺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区高填方路堤的开裂原因受多方面因素控制,其中基底条件和施工过程控制是主要原因。注浆处理方法的优点是能实现不破坏建筑物现有状态而达到内部加固处理的目的。工程实践证明钢花管注浆工艺在加固山区高填土路基、台背处理路堤裂缝方面效果明显,兼有填充、固化土层和摩擦桩的效果。同时具有工期短、效果好、便于操作等优点,适于在相似工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枢纽机场的航班时刻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延误传播的航班时刻优化方法;根据延误传播因果关系强弱来表征延误传播代价,建立了以最小延误传播代价和最大公平性的双目标函数;为了降低航班时刻存在的先天性延误和保证进离港航班的衔接性,引入了进离港点通行能力、常态化航路流量控制以及航班波特征等约束条件,构建了更加符合枢纽机场运行特征的优化模型;基于求解多目标函数的约束法,设计了两阶段求解算法,将多目标函数求解问题转化为单目标函数求解问题;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为案例,从资源利用率和运行效率两方面进行了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前4%的时刻属于跑道超负荷运行时刻,优化后不存在跑道超负荷运行时刻;优化前PIKAS和LAMEN大约有5%的时刻、NXD大约有2%的时刻处于超负荷运行,优化后没有进离港点超负荷运行;优化前离港航班平均延误为23 min,有超过50%的时刻延误大于10 min,优化后平均延误为3 min,超过60%的时刻延误小于5 min;优化前进港航班延误为28 min,优化后85%的时刻延误小于5 min;优化前后航班正常率分别为82%、99%,优化后航班正常率提升了17%。可见,优化后...  相似文献   
17.
水是影响公路使用功能和耐久性的重要因素,公路的排水设计对路基的稳定性和路面的使用寿命具有显著影响。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由于公路排水设计不当而造成的水损坏日益增多。较详细地介绍了美国AASHTO 2002路面内部排水系统的设计方法,可以为我国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路面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全面控制和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从路面质量的构成要件出发,分析指出,满足要件标准的生产过程是一个环节多、空间跨度大、历时长的组织过程,需要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管理。通过分析粤赣高速公路路面质量控制和管理体系的合理性。提出了路面质量目标控制的可行的标准思路;指出了在路面质量策划协调机制内,业主、监理、施工单位的明确责任;规定了承包人必备的质量控制体系;提出了四方联检质量保证体系的新思路,改进传统的三方质量控制体系,引进业主检查和验证体系;指出了建立及时的变更和改进机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彭鹏  钟新亮  舒翔  管亦天 《公路》2005,(9):115-122
分析了影响公路工程投资控制管理的因素,针对河惠二期工程,提出了DNA的三层分布式系统公路工程投资控制管理系统结构,介绍了系统的投资控制原理、主要业务功能及网络系统结构、软件架构。  相似文献   
20.
矿物纤维改性沥青在粤赣高速公路路面上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舒翔  邱志雄  张国炳 《公路》2006,(4):212-215
由于重载交通的作用,一些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了车辙、坑槽等早期病害。粤赣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铺筑了矿物纤维改性沥青混凝土试验段,以避免早期病害的出现,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耐久性。介绍了矿物纤维沥青混凝土的室内试验性能和试验路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