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84篇
综合类   30篇
水路运输   7篇
铁路运输   33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71.
针对时速160 km动车组在单线隧道内列尾横向晃动问题,提出列尾气流涡脱效应引起车体涡激振动而导致列尾横向晃动的机理,研究了车辆悬挂参数改进等相关抑制措施;根据某动力车结构参数,建立车辆横向动力学模型,结合半经验非线性涡激振子模型,实现涡激振动时车辆流固耦合横向动力学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单线隧道内动车组列尾较大的横向涡激力以及涡激频率与车体蛇行频率共振是引起晃车的主要原因;减小横向涡激力、提高车辆蛇行运动稳定性是减小晃车幅值的有效措施;针对该动力车,需避免较低等效锥度的轮轨接触,以防车辆一次蛇行导致涡激振动加剧;当转向架抗蛇行减振器阻尼由800 kN·s·m-1减小到400 kN·s·m-1,涡激共振时车体后端横向振动加速度幅值减小40%;车辆二系横向悬挂采用天棚阻尼半主动控制时,可以有效减小涡激共振区车体横向振动幅值,并能兼顾车体前后端横向平稳性。   相似文献   
72.
文章以地铁永磁直驱系统为对象,具体阐述了牵引传动与动力学机电耦合半实物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首先建立地铁永磁直驱牵引传动系统主电路的“CPU+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模型,将其与车载牵引控制器(TCU)实物进行联合调试仿真,并通过对比仿真结果与地面联调试验数据进行验模,仿真结果与设计目标转矩的相对误差满足±5%的要求;然后联合车辆动力学模型,搭建牵引传动与动力学机电耦合半实物仿真平台,通过牵引传动模型对车辆动力学模型施加电机转矩,并将车辆运行速度反馈给牵引传动模型,实现牵引传动和动力学的动态协同仿真。结果表明,车辆动力学响应可反映电机转矩脉动的影响,计算结果的频率成分更加丰富,更加符合真实情况,与单学科仿真相比更加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73.
龙江 《摩托车信息》2005,(11):41-43
5月1日,世界摩托车GP大赛在上海正式开赛,作为今年Moto GP 17场比赛中的第3站,也是在中国举行的首场比赛,Moto GP上海站比赛却并没有达到人们所预期的热烈,与去年F1登陆上海的盛况更是无法相比,这未免让人感到有些遗憾,也许这并不是坏事,毕竟上海已取得了连续7年的世界摩托车大奖赛承办权,这让国人有足够的时间在将来以自己的方式疯狂.  相似文献   
74.
针对现有数解算法假定绿波设计速度固定取值的局限,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向最大绿波带宽的通用数解算法.首先确定了相邻理想间距的取值空间.其次推导了上行、下行偏移绿信比的计算公式.再次,给出了理想绿灯中心线其上下方绿信比的计算公式.最后,以双向绿波带宽之和最大为优化目标,以上行、下行绿波设计速度与信号周期为优化变量,建立了最大绿波带宽优化模型.以实例验证文中通用数解算法的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文中通用数解算法能够突破上行、下行绿波设计速度固定取值的局限,能够更易于获得理想的绿波协调控制效果,具有较好的通用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75.
考虑车队实际行驶速度在一定范围随机波动的特性,分析了满足车队队首车辆高速与队尾车辆低速行驶时均不受阻的约束条件,给出了相应的速度波动百分比计算公式,并以双向绿波带宽之和最大为一级目标,以速度波动百分比之和最大为二级目标,建立了一种绿波协调控制目标规划模型,并设计了序贯式算法及遗传算法求解该模型.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型能够较好地考虑行驶速度波动的特性,能够直接生成适于行驶速度波动的协调控制方案,能够使更多的车辆处在绿波带宽之内.  相似文献   
76.
考虑路段上车辆换道及交叉口处排队阻滞作用,对交通流宏观演化模型进行改进.首先在排队中考虑不同车道的速度、密度差异,建立了换道模型;然后在交叉口内部划分各流向排队车辆的累积路径,分析不同的排队溢出位置对其他车流的阻滞影响;综合考虑车辆换道及交叉口处阻滞影响,建立了改进的车道组宏观交通流模型;最后设计仿真实验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高流量需求下,本文模型能够模拟出下游的排队溢出对其他车流的阻滞影响;且在低中高3种不同的流量需求下,改进模型计算结果与仿真输出的驶离流量基本相符,与原有模型相比精度更高;由此证实了改进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7.
介绍了有数据转发器的功能特点、原理及实现方法。该智能数据转发器,能够在局域网环境下,实现远程站点与本地站点、远程站点与远程站点之间透明的数据交换。  相似文献   
78.
锡和稀土在铝中存在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金相观察入手,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和转靶光等地铝锡合金及加入稀土后的铝锡合金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锡和稀土在铝中的存在形式,确定了所形成的化合物的构成。  相似文献   
79.
针对目前高速铁路钢筋混凝土底座板出现粉化现象但尚没有有效、准确的检测手段的问题,引入无损检测技术——弹性波CT法对无砟轨道底座板混凝土质量进行检测。以哈大客运专线无砟轨道底座板为检测对象,分析了底座板不同外观状况下弹性波CT法的检测结果,同时与钻孔取芯结果相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弹性波CT技术检测结果与钻孔取芯基本一致;当底座板出现粉化现象时内部混凝土也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外观与内部混凝土强度的相关性很高。  相似文献   
80.
在文献[4]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更符合工程实际要求的极点配置鲁棒控制系统的多模设计法,该方法充分地利用选择闭环极点的自由度来提高闭环系统极点的鲁棒性,适用于对象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的鲁棒控制系统的设计,具有很大的工程实用价值.文中给出了实现该设计问题的数值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