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2篇
  免费   11篇
公路运输   153篇
综合类   102篇
水路运输   117篇
铁路运输   87篇
综合运输   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汽车冷却液智能快速升温器的研制及推广使用,将改善大部分汽车的预热方式,加快汽车空调的升温速度,提高乘车的舒适性。文中介绍了该装置的结构模型和工作原理,通过与现有汽车加热装置的比较,分析了其在经济性、方便性、环保及实用性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32.
33.
简要介绍大窑湾散粮配套工程装卸工艺流程和输送系统中的主要设备及工程特点。  相似文献   
34.
以短程线网壳的总质量为目标函数,以网壳的网格数、矢高、杆件截面面积和节点体积作为优化设计变量,采用一维搜索法与相对差商法相结合的序列两级优化方法进行截面优化设计。对不同跨度、不同矢跨比和不同网格划分密度的多个单层短程线球面网壳结构进行了计算,用回归分析法得出网壳最优网格划分数量、矢跨比、杆件截面面积和节点体积。  相似文献   
35.
基于中国人体5百分位女性志愿者CT图像数据,构建具有详实解剖学结构的颈部有限元模型,重构志愿者实验验证其有效性,并构建颈部伸展和屈曲姿态模型.参照中国新车评估规程(C-NCAP)鞭打试验,对3种不同姿态颈部模型分别施加加速度曲线,研究驾乘人员颈部不同姿态时的生物力学响应.结果表明:自然姿态下最大应力出现在C7椎体和寰椎...  相似文献   
36.
文中通过二阶Camassa-Holm方程的守恒量及行波解的显示表示,研究了二阶Camassa-Holm方程行波解的稳定性,并进一步研究了行波解的零值分布,进而更好地刻画了行波解。  相似文献   
37.
为了增强对双管悬浮隧道水动力特性的了解,探寻安全性高的锚泊系统,通过简化双管悬浮隧道结构,采用ANSYS建立双管悬浮隧道模型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的海洋环境为均匀流、规则波,以此分析了双管悬浮隧道管体结构在不同锚泊方式、不同浮重比、不同浸没水深、不同波高下横荡、垂荡和横摇的运动响应及锚索受力的情况。研究表明:1)锚泊方式1的抑振能力最差,且锚索力最大,安全性最差;2)锚泊方式2在垂荡方向上表现出较好的抑振能力,且锚索力比锚泊方式1小;3)锚泊方式3在横荡,纵荡,横摇运动响应以及锚索力方面表现均佳,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38.
根荣  新丽  赞峰 《驾驶园》2005,(10):37
日前,江苏省泰兴市江平线收费站北100米处,发生一起大型客车撞两车、导致四车受损的交通事故.究起缘由,竟是由于驾驶员擦流入眼睛里的汗水而引起的,令人匪夷所思.  相似文献   
39.
脂肪组织的本构模型和力学性能对研究肥胖人群的碰撞损伤具有重要意义,但往往不同文献中得到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因此,脂肪组织生物力学性能及材料属性仍有待深入研究。从脂肪组织的压痕试验、拉伸与压缩试验、剪切试验等力学试验方面综述了脂肪组织生物力学性能的研究成果,并进一步介绍了有限元分析中常用的脂肪组织材料本构模型,分析了脂肪组织生物力学性能研究所面临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为脂肪组织生物力学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0.
介绍了YCW系列B型轻量化千斤顶、OVM新型锚具、环氧喷涂钢绞线和高防腐压力分散型锚索的主要技术性能及其工程应用。由此表明研制和应用新技术是提高工程质量,解决预应力锚索耐久性问题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