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133篇
综合类   91篇
水路运输   44篇
铁路运输   51篇
综合运输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21.
论21世纪的知识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性资源,知识管理因此成为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受重视的热门话题。本文介绍了知识管理的概念,并论述了21世纪知识管理的特征和内容。  相似文献   
322.
对绥满公路牡横段三股线高架桥设计做了详细介绍。从桥梁上部结构的箱型设计,配筋,内力计算到下部结构墩台及墩柱设计各方面都从寒区施工的实际情况出发全面兼顾。这是北方寒冷地区修建连续刚构连续梁桥,利用柔性墩的变形解决北方温差大矛盾的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323.
为维持顶管施工开挖面稳定,支护压力的设定必须小于被动极限支护压力。文章根据开挖面极限平衡,提出了超大直径泥水平衡顶管在粘性土中适用的开挖面被动极限支护压力计算方法。依照数值模拟计算方法,研究了超大直径顶管的被动破坏模式;再基于破坏模式,给出了被动极限支护压力的计算思路;对实际工程进行数值模拟并与所提方法进行对照,初步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最后与其它理论方法进行了比较,并对提出方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平圆柱体破坏模式为超大直径泥水平衡顶管的被动破坏模式,该被动模式与埋深无关;提出的方法具有合理性,而且计算过程相对简单,在实际工程中适用;水平圆柱体模式计算方法能够用于层状、均质粘性土中,应用条件是顶管开挖面只处在一个土层内;其得到的计算结果合理地低于其它方法,且偏安全;得到的被动极限支护压力随埋深直径比增大而增大,随内摩擦角和粘聚力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324.
在车辆安全和驾驶行为相关研究中,车道线距离参数是重要的基础参数。针对传统机器视觉测量方法存在的标定过程复杂、测试成本高且移植性能差等问题,提出一种针对车侧摄像机图像的低成本车道线距离检测方法。首先,构建了一种融合局部Otsu算法与光照样条补偿算法的车道线区域分割方法,可在车道线磨损、复杂光照变化、车道线中断等场景中对车道线区域进行精确分割;其次,针对车道线边缘特征复杂多变的情况,设计了一种变尺度窗口算法来完成车道线边缘检测并可补全残损车道线;最后,采用多项式标定方法建立了车道线距离检测算法,实现了车道线距离的自动化快速检测。验证结果表明:在正常场景和多种复杂特殊场景下,所提出的检测算法平均检测误差为0.4 cm,平均检测速率达到30帧·s-1,整体上优于目前其他技术方案。该方法在检测成本和可移植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可为相关研究领域的技术人员提供新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325.
赵霞  李朝  付锐  葛振振  王畅 《汽车工程》2023,(6):974-988+1009
针对基于端到端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驾驶行为检测模型缺乏全局特征提取能力以及视觉Transformer(vision transformer,ViT)模型不擅长捕捉底层特征和模型参数量较大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卷积和Tokens降维的ViT模型用于驾驶人分心驾驶行为实时检测,并通过开展与其他模型的对比试验、所提模型的消融试验和模型注意力区域的可视化试验充分验证了所提模型的优越性。本文所提模型的平均分类准确率和精确率分别为96.93%和96.95%,模型参数量为21.22 M,基于真实车辆平台在线推理速度为23.32 fps,表明所提模型能够实现实时分心驾驶行为检测。研究结果有利于人机共驾系统的控制策略制定和分心预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