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4篇
  免费   14篇
公路运输   346篇
综合类   184篇
水路运输   147篇
铁路运输   106篇
综合运输   2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01.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对车轮的品质要求也在逐渐提高。车轮作为汽车、摩托车的传动部件,不仅是安全件,还是外观件。为此,本文重点介绍了铝合金车轮的锻造加工成型方式,探讨了回转碾锻这种先进的锻造技术,以更好的提升车轮产品的成形质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   
802.
针对无砟轨道道床混凝土早期开裂问题,基于多物理场耦合理论,提出一种适用于浇筑早期的双块式无砟轨道水化-热-湿-力耦合计算模型,利用既有试验验证模型合理性,获取无砟轨道道床早期各物理场的时空分布规律,进行开裂风险预测。结果表明,与试验结果对比,本文模型对早期混凝土各物理场的模拟较为合理,尤其对表面干燥下的湿度场、复杂应力场的计算具有较强的适用性;道床水化速率先迅速增大后逐渐减,至第7 d基本停滞,最大水化速率出现在浇筑后约7 h,不同深度的水化度发展一致;受水化热影响,浇筑后24 h道床温度呈升高趋势,后受环境影响程度增大,随环境温度呈日周期变化;道床相对湿度及含水量呈垂向梯度分布,支承层对道床底部的干燥作用较为明显,水化耗水是导致道床内含水量降低的主要因素;道床早期应力及开裂风险呈周期性变化,最大开裂风险达到1.0,位于轨枕与道床的结合面处,并预测了道床早期开裂的3种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803.
国内商用车全面切换国六排放,柴油发动机后处理设计有直筒型和U型两种结构,不同品系不同用途的车辆对整车的通过性及特性要求各不相同,需要对比两种不同结构后处理带来的特性差异。本文以某中型载货车为例,结合市场需求,通过试验数据验证两种不同结构发动机后处理的排放、经济性以及噪声是否满足法规要求或者设计要求,研究两种后处理的布置方案带来的重量、成本、改装空间的变化,为不同用途的车辆选择后处理布置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04.
805.
针对铁路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质量风险预警处理不及时,变更设计、验工计价审批效率低等问题,采用大数据存储技术及云安全技术,集成铁路工程管理平台相关模块数据,设计具有进度管理、任务督办、安全管理、验工计价、变更设计等功能的智能铁路BIM数字化建设管理系统,实现设计、施工和各模块数据互联互通、信息高度共享。该系统已在在广汕(广州—汕尾)高速铁路项目中得到应用,提高了该项目的建设管理水平和效率,同时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推进了项目管理的数字化进程。  相似文献   
806.
刘伟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3,(8):225-227,231
结合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项目建设工程实践,对路网规划、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工程实施等阶段的集约节约用地措施和作法进行了思考、总结,提出一些合理利用、集约节约用地措施及建议,为公路建设项目集约节约用地提供若干借鉴和经验。  相似文献   
807.
企业在推行模块化开发时,需从战略规划、组织架构、IT工具建设、产品设计等多方面同步转型。因此在评价企业模块化开发水平时,需要从规划水平、管理水平和设计水平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通过定性打分和定量计算对企业模块化设计水平进行科学的评价。  相似文献   
808.
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实现历史性、学理性与现实性的统一。针对“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问题,深入探讨“为什么融入—融入什么—怎么样融入”,分析“四史”教育的理论形态融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形态的内在机理与内容,推动高校深入开展“四史”学习教育,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及其他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实现立德树人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