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17篇
综合类   19篇
水路运输   24篇
铁路运输   7篇
综合运输   8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通过省道S202线何群峡高陡边坡的危岩治理,总结预应力锚索在危岩治理中的措施和应用.  相似文献   
62.
结合玉树灾后重建保通工程实际,叙述了温拌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及工程效果。  相似文献   
63.
未来10年内,潜艇通信系统将要产生惊人的变化。基于信息时代的影响,美国潜艇部队已经开始了一场变革,由过去长期保持独立、与外界隔绝的“沉默的服务”变成网络中心战的参与者。  相似文献   
64.
以青海省平大二级公路穿越何群峡段公路边坡病害治理工程为例,对如何正确认识高山峡谷地段边坡病害的特性,合理地进行调查、评价和设计,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65.
钢渣和铁渣是伴随炼钢产生的2种典型固废。目前部分钢渣已被再生用于替代沥青混凝土中的粗骨料。为进一步提高钢渣和铁渣的再利用效率,探讨了采用不同粒径的钢渣和铁渣100%替代沥青混凝土矿料的可行性。首先基于材料微观分析技术以及集料技术指标测试方法,揭示不同粒径钢渣和铁渣的材料特征,确定适合其100%替代沥青混凝土矿料的粒径搭配方案;然后验证方案的可行性,采用Superpave方法设计沥青混凝土,优化拌和工艺,检验沥青混凝土的主要工程性能。结果表明:钢渣细集料受自身矿物胶凝活性的影响易固结成块,铁渣粗集料的技术指标不佳,因而两者不宜直接替代沥青混凝土矿料使用。采用钢渣粗集料、铁渣细集料和钢渣粉100%替代常用的石灰石矿料,结合使用高黏度的SBS改性沥青和改进型混合料拌和工艺,可制备出性能优良的沥青混凝土,且部分性能指标优势显著:其高温下的流动次数(Fn)以及低温下的断裂能分别提高了18%和23%。可见,将不同粒径的钢渣和铁渣搭配使用可实现两者在沥青混凝土中的梯级全利用。  相似文献   
66.
以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PK24+000~PK48+213.612段级配碎石垫层的施工为依托,探讨了碎石级配设计、拌和及摊铺碾压作业的施工工艺。结果表明:碎石混合料合理的级配比例、最优含水率、科学的碾压机械组合方式及碾压遍数是保证该项目能够铺筑出高质量公路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7.
城市道路分级与设置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机动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中国正处于必须认真梳理城市道路分级与交通组织方式、并做出转变的关键时期。通过对比分析中国、美国、日本的道路等级划分理论及案例,指出国内外道路分级存在较大差异且中国相关规范较为粗泛。通过对居住密度、出行方式、出行距离、土地利用、车流特征、道路线型等道路分级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建议中国城市道路划分为4个功能等级和7个设计等级,并给出相应的设置条件建议。强调合理的道路分级既应保障城市跨区域交通高效的通过性,也应为小尺度交通活动和城市土地利用提供便利、安全的可达性;应将道路资源有效配置给公共交通、行人、自行车以及机动车,从而优化交通结构、提高交通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68.
船舶火灾是威胁船舶安全的各类事故中最常发生、最致命的一种,据有关统计资料分析,船舶火灾占海难事故总数的11%。由于船舶具有结构复杂、机械设备密集、着火点隐蔽、处所狭小、火灾蔓延快速等特点,使得火灾一旦发生,救援难度很大。一、船舶火灾的发生原因由于现代船舶具有客货载量大、燃油储量大、热(火)源多及可燃材料多等特点,致使船舶火灾时有发生。船舶火灾发生的原因很多,如:1.装载易自燃的货物或装载易燃易爆危险货物不当引起爆炸、燃烧等;2.机  相似文献   
69.
对道路运输效率科学认识的缺乏,会导致设计理念的偏颇、道路资源配置的实际作用与其设计初衷的差异和交通问题的加剧。针对道路运输效率进行分析,认为合理减少出行时耗是提高道路运输效率的关键。在国内外干、支路车道资源配置,主、辅路车道资源配置,以及干、支路衔接模式的研究基础上,指出国内将提高通行能力和保障干路车速作为交通改善目的的逻辑性错误是导致路网结构失调,干、支路衔接不便的重要原因。最后,通过车道边际效用分析,以及干、支路,主、辅路车道资源增减对交通及城市功能的影响分析,得到车道资源合理配置的一般性方法。  相似文献   
70.
近年来受三峡蓄水及河道整治工程影响,长江下游部分河道边界及水沙条件发生了显著变化,特别是老海坝河段年内冲淤演变剧烈,对河道防洪、航运及岸线利用产生影响。本文采用近15年的地形实测资料,探讨老海坝险工段河床演变特征,并对其影响因素开展研究。结果表明:1)老海坝河段平面变化较小,南岸附近-10、-30 m等深线基本稳定,-50 m深槽范围有所扩大;2)河道横断面形态横向变化小,纵向变化大,呈现向窄深方向发展的趋势;3)老海坝抛石护岸工程的实施,改变不同等深线区间内河床的冲淤变化幅度,加剧了深槽冲淤幅度,其中岸坡附近冲淤变化相对较小,深槽冲淤幅度较大,九龙港—十一圩港段冲淤演变最为剧烈;4)老海坝段-30 m以下深槽冲淤量与上游大通站造床流量呈负相关,同时受河道地质边界条件影响,在弯道水流离心力作用下,河床仍将长期处于被冲刷状态。研究成果可为河势急剧变化区的河道演变及岸坡防护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