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11篇
公路运输   94篇
综合类   41篇
水路运输   35篇
铁路运输   50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苏通大桥主桥结构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通长江公路大桥位于中国江苏省长江口南通河段,主航道桥桥跨布置为100 m+100 m+300 m+1088 m+300 m+100 m+100 m,是目前世界上跨径最大的斜拉桥.大桥桥位处建设条件复杂,抗风和抗震要求高,选择合理的桥梁结构体系是保证结构功能和安全的关键.本文介绍了苏通大桥结构体系的比选过程,在世界上首次将带有附加限位功能的特大型液体粘滞阻尼器应用于桥梁中,对阻尼器的设计参数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82.
吴飞  裴辉腾 《公路》2024,(1):183-188
为研究拱桥吊杆内部温湿度分布及其对吊杆钢丝的锈蚀作用,以王安石大桥为依托工程,结合建立的吊杆数值有限元模型,通过将吊杆内钢丝简化为多孔介质,模拟在外界温度作用下吊杆截面内的温湿度分布,进而分析温湿度耦合作用对吊杆钢丝造成的锈蚀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吊杆内温度的分布主要受侧面日光照射而影响,且吊杆圆周表面各方位温度变化存在明显相位差;随着温度的升高吊杆内的水由液态转化为水蒸气并分布在整个吊杆内,随着温度下降,吊杆内的水蒸气也逐渐冷凝成水;温湿度耦合作用下吊杆内的钢丝会产生一定程度的锈蚀,随着运营年限的不断增长,吊杆内的钢丝锈蚀程度逐渐增大,吊杆钢丝剩余直径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83.
大跨径公路钢斜拉桥索梁锚固区疲劳试验荷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乔  唐亮  裴岷山  满洪高 《公路》2004,(12):7-10
针对我国公路桥梁设计规范暂无疲劳荷载规定的情况.参考国外规范和研究成果,根据疲劳积累损伤理论.以苏通大桥索梁锚固区疲劳试验荷载的确定为例.对公路桥梁疲劳荷载的确定方法和原则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具体的推算方法。  相似文献   
84.
为了提高城镇防洪能力,新开河道是一种快速有效的分洪措施。而新老河道交叉处的施工导、排流设计方案直接影响新开河道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基于肖山冲水系改造工程特点,提出一套以土围堰及管桩围堰为主,降排水为辅的施工导、排流设计方案,分析相关施工技术重难点,总结围堰、基坑排水等技术要点,提出雨季及汛期施工导流方案注意事项,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5.
考虑道路几何设计参数转弯半径、超高、坡度对车辆跟驰行为的影响,对车辆跟驰智能驾驶员模型(IDM)进行了改进.结合二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改进后的跟驰模型并进行仿真.仿真分析发现:在具有转弯、超高和坡度的道路上,改进后的模型,其跟驰车辆车头时距增大,行驶速度减小,保证了车辆行驶的安全性;车辆横摆角速度和侧向速度随半径和超高的增加而减小,保证了汽车操纵稳定性.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能够更准确地描述道路几何设计对车辆跟驰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86.
窦明健  裴建中  张伟  胡长顺 《公路》2007,(11):73-77
通过对青藏公路多年冻土路段纵向裂缝的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的调查,根据裂缝形成的路基高度、建设历史、冻土类型、路基坡向和路基排水等条件探讨纵向裂缝的分布规律,依据裂缝的形成条件、影响因素、形态特点和变形特征进行形成机理分析,认为纵向裂缝的形成和分布与多年冻土融化、季节活动层冻融过程密切相关,路基过高、地表积水等因素也是裂缝产生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可为纵向裂缝的工程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7.
基于横向控制器和纵向控制器模型,包括校正的预瞄驾驶员模型、加速度控制模型、节气门控制模型和制动器控制模型,建立Matlab/Simulink 和CarSim 车辆联合仿真平台,并对其可行性进行分析与验证.利用平台分别仿真协同自适应巡航控制(Cooperative Adaptive Cruise Control, CACC)车队车辆紧急刹车,通信延时,起步加、减速工况和车队前方插入换道车辆4 种情况下CACC车辆的行驶状况.仿真发现:紧急刹车时车队能够实现较好的紧急避撞;在通信延时的情况下,车队仍能保证行车安全;车队起步、减速工况运行较平稳,但加速度并不平稳,不利于车队后方车辆的乘坐舒适性;车队对前方插入不同速度的车辆能够及时响应并最终恢复安全行车间距.  相似文献   
88.
89.
90.
本介绍了GPS--RTK技术在青藏铁路勘测中的应用,表明RTK技术可应用于铁路勘测放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