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15篇
公路运输   103篇
综合类   59篇
铁路运输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基于公路网的路段交通量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现行公路路段交通量预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以“网”为依托,基于公路网的路段交通量预测方法,重点讨论基于公路网的交通预测四阶段法,同时给出路段通行能力的确定和区域形心位置的选取方法和原则,并讨论实际中应注意的问题,对公路网规划、公路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公路建设计划的拟定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2.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迅猛发展,公路运输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社会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随之引起的交通事故、阻塞和污染等问题也日趋严重。近年来我国机动车交通事故上升的趋势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抑制,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交通事故是十分严重的。采用具有可比性的交通事故死亡率(每万车公里的死亡人数)指标与先进国家相比相差很多。  相似文献   
123.
一、引言 平面交又口是道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车辆只有在交叉口处才可变换行驶方向,因此交叉口的存在,完善了道路网的交通功能。但也正是由于平面交叉口是相交道路车辆汇集和转向的所在地,因而产生了交通流间的干扰,所以容易产生交通混乱和事故。据资料统计,美国2000年在平面交叉口发生的交通事故占事故总数的43.9%;联邦德国农村的交通事故36%发生在平交路口,城市的交通事故60%~80%发生在平交路口;  相似文献   
124.
车道变换期望运行轨迹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道变换行为在实施过程中会产生交通冲突,降低道路系统的运行效率,严重时会引发交通事故.文中根据曲率的变化将车道变换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同时引入β样条曲线,在给定边界条件的基础上,确定β样条曲线的反求算法.在车辆转角、转角变化率及车辆的驾驶行为等约束条件下,确立车道变换运行速度与车道变换长度的关系,进而计算轨迹参数.以 Matlab 仿真计算轨迹曲线,并与实测数据对比,分析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5.
基于OpenGL的虚拟驾驶场景开发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比较了几种常用虚拟驾驶场景的开发方式,提出了基于OpenGL的虚拟驾驶场景开发的一般方法,论述了三维道路模型建立的常用技术及模型导入的常用方法.同时,对虚拟驾驶场景中的光照,云雾,及基于粒子系统的雨雪天气等特殊效果的实现及控制进行了研究,并在VC及OpenGL平台上进行了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26.
隽海民  裴玉龙 《城市交通》2012,10(5):74-77,13
定量分析城市各种交通方式的生态水平,可以为城市交通规划和设施建设提供参考依据.引入生态指数概念衡量各种交通方式的生态水平,借鉴各种交通方式在土地占用、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指标方面较成熟的计算模型,选择恰当的标准化方法,将原始数据转化成生态指数定义中通用的数据格式进行计算分析.以大连市为例进行分析,得到私人小汽车、出租汽车、常规公交、快速公交、轨道交通、步行和自行车交通方式的生态指数分别为0.26,0.24,0.18,0.15,0.12,0.02和0.03,直观地反映了不同交通方式的生态化水平.  相似文献   
127.
为了再现汽车三维碰撞事故,构建了车辆三维坐标系,根据碰撞冲力矩与反向重力矩的关系,推导了车辆纵向倾覆与横向翻滚的临界条件.利用运动学理论及动能转化关系,构建了地面反力作用下的车辆翻滚轨迹模型.以实际事故为案例,利用基于上述模型开发的事故再现分析系统与PC-Crash软件进行再现分析,并与事故现场车辆残留痕迹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模型再现得到的车辆静止位置及姿态与事故现场一致,再现轨迹除小客车左前轮曲率略小于实际残留痕迹外,其余轨迹与现场痕迹一致.   相似文献   
128.
通过对路段行人过街设施的合理间隔进行分析,发现如果路段行人过街设施间隔过大,会导致行人绕行距离过长,行人乱穿道路的现象加剧;如果过小,则车辆行驶时频繁启停,行车延误增大。以行人延误和机动车延误之和最小建立目标函数,求解得到行人过街设施的合理间隔。路段行人过街设施的合理间隔与行人交通量、机动车交通量、路段长度以及行人过街宽度有关,充分考虑行人过街设施设置的各种影响因素。路段行人过街设施依据合理间隔进行设置,可以有效降低行人和机动车延误。  相似文献   
129.
为了量化交通拥堵对驾驶人生理和心理特性的影响,选取驾驶人的心率均值为指标,在大量实测数据基础上研究交通拥堵程度对驾驶人心率特性的影响,并构建心率均值和压力系数间的关系模型。研究表明,交通拥堵对驾驶人的心率特性影响显著,3种回归模型拟合优度的确定系数都达到了0.6以上,且二次多项式的回归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0.
随着智能交通的发展,道路行人主动安全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且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研究机构的重视。选取 Harr-like特征,利用积分图快速计算矩形特征,对传统的Adaboost算法引入优化更新权重的方法,提出1种基于级联分类器的行人检测方法,实现行人的实时区域快速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改进Adaboost算法的快速行人检测与定位方法实时性强、准确率高,基于该算法的行人快速检测与定位系统可靠性高、鲁棒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