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17篇
公路运输   104篇
综合类   59篇
铁路运输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一、引言 平面交又口是道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车辆只有在交叉口处才可变换行驶方向,因此交叉口的存在,完善了道路网的交通功能。但也正是由于平面交叉口是相交道路车辆汇集和转向的所在地,因而产生了交通流间的干扰,所以容易产生交通混乱和事故。据资料统计,美国2000年在平面交叉口发生的交通事故占事故总数的43.9%;联邦德国农村的交通事故36%发生在平交路口,城市的交通事故60%~80%发生在平交路口;  相似文献   
132.
基于OpenGL的虚拟驾驶场景开发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比较了几种常用虚拟驾驶场景的开发方式,提出了基于OpenGL的虚拟驾驶场景开发的一般方法,论述了三维道路模型建立的常用技术及模型导入的常用方法.同时,对虚拟驾驶场景中的光照,云雾,及基于粒子系统的雨雪天气等特殊效果的实现及控制进行了研究,并在VC及OpenGL平台上进行了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33.
通过对路段行人过街设施的合理间隔进行分析,发现如果路段行人过街设施间隔过大,会导致行人绕行距离过长,行人乱穿道路的现象加剧;如果过小,则车辆行驶时频繁启停,行车延误增大。以行人延误和机动车延误之和最小建立目标函数,求解得到行人过街设施的合理间隔。路段行人过街设施的合理间隔与行人交通量、机动车交通量、路段长度以及行人过街宽度有关,充分考虑行人过街设施设置的各种影响因素。路段行人过街设施依据合理间隔进行设置,可以有效降低行人和机动车延误。  相似文献   
134.
基于路网的换乘强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引入换乘强度指标,建立了换乘强度模型,为城市停车换乘规划提供决策依据.通过计算城市中心区轨道交通网可达性与城市道路网可达性两者的比值,建立基本换乘强度模型;通过计算轨道交通网与城市道路网密度的比值,建立静态换乘强度模型,综合考虑基本换乘强度和静态换乘强度,给出了换乘强度的计算公式,确定了基本换乘强度的临界值;通过对国外实施停车换乘城市的静态换乘强度的统计分析,确定了静态换乘强度的临界值和合理值.并结合以上取值,给出换乘强度的临界值与合理值.最后,探讨换乘强度指标在停车换乘规划和换乘需求定性分析中的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35.
隽海民  裴玉龙 《城市交通》2012,10(5):74-77,13
定量分析城市各种交通方式的生态水平,可以为城市交通规划和设施建设提供参考依据.引入生态指数概念衡量各种交通方式的生态水平,借鉴各种交通方式在土地占用、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指标方面较成熟的计算模型,选择恰当的标准化方法,将原始数据转化成生态指数定义中通用的数据格式进行计算分析.以大连市为例进行分析,得到私人小汽车、出租汽车、常规公交、快速公交、轨道交通、步行和自行车交通方式的生态指数分别为0.26,0.24,0.18,0.15,0.12,0.02和0.03,直观地反映了不同交通方式的生态化水平.  相似文献   
136.
为研究协调相位中绿灯不同协调位置对绿波带控制效果的影响,提出一种考虑绿灯协调位置的双向绿波协调控制算法。该算法考虑交叉口相位组成、相位顺序等因素,通过调整协调相位绿灯协调位置的方式,推导出协调相位绿灯起止时刻计算公式,以车均延误及停车次数最小为目标,完成干线绿波带的方案设计。通过算例对比分析绿灯协调位置,分别为0%、25%、50%、75%、100%时的延误和停车次数,以此来分析不同协调位置所对应绿波带方案的控制效果。算例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绿灯协调位置的改变,各绿波带控制方案的控制效果存在一定差异,在本算例中,协调位置在100%时车均延误及停车次数最小。该研究对优化绿波带控制效果、提高干线服务水平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7.
高晗  裴玉龙   《交通信息与安全》2008,26(4):189-192
比较了几种常用虚拟驾驶场景的开发方式,提出了基于OpenGL的虚拟驾驶场景开发的一般方法,论述了三维道路模型建立的常用技术及模型导入的常用方法.同时,对虚拟驾驶场景中的光照,云雾,及基于粒子系统的雨雪天气等特殊效果的实现及控制进行了研究,并在VC及OpenGL平台上进行了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38.
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的交通量预测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公路建设项目的自身特点出发, 探讨了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预测的基础上应用四阶段法进行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的交通量预测方法。同时针对以往传统的某些做法, 指出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9.
交通事件对人的行为选择具有重要影响.在充分考虑驾驶人认知特征的基础上,通过驾驶人意向行为问卷调查获取各类交通事件影响下驾驶人的行为选择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的离散选择分析方法建立描述行为选择概率的二元Logit模型,分析交通事件下驾驶人行为选择的影响因素及特征规律.研究发现:驾驶人的性别、年龄、驾龄及各类交通事件产生的时间延误对驾驶人行为选择有显著影响,而不同类型交通事件这一因素对驾驶人的行为选择影响较小.研究结果可为交通事件发生前后的交通诱导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0.
为更加全面地评价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重新界定交通拥堵内涵,阐述交通拥堵状态与交通拥堵趋势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出交通拥堵演变趋向指数(ETI)概念.运用聚类分析法构建并筛选拥堵趋势评估指标——行程时间比变化率、饱和度变化率、拥堵里程比变化率及拥堵持续时间变化率,基于CRITIC法和TOPSIS法构建交通拥堵演变趋向指数模型,对城市主干路交通拥堵趋势进行评价,并将此方法应用于哈尔滨市三条主干路中进行交通趋势评价.该指数模型的建立可为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提供更加完善的评价模型,也可为居民出行、提高交通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