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为解决大纵坡双洞隧道风量不平衡时, 上坡隧道是否需要设置通风井的技术问题, 以大别山公路隧道为实体工程, 现场检测了互补式网络通风隧道内CO浓度、烟雾浓度和风速, 分析了大纵坡隧道采用的双洞互补式网络通风方式中换气通道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测试结果表明: 互补式网络通风能够满足隧道内污染物浓度控制要求; 2个换气通道能起到气流双向交换的作用, 交换风量满足设计要求, 互补式通风方案可行; 上下行隧道通风负荷不平衡, 对于纵坡较大的特长隧道, 可以采用互补式通风, 取消其上坡隧道的通风井。 相似文献
103.
104.
泡沫塑料——水泥土充填沟隔振性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出一种由泡沫塑料与水泥土复合充填隔振的新工艺,并通过材料试验与有限元数值分析,对该种方法的有效效,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并同其它材料的隔振性能做了比较,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证明了该种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5.
106.
107.
108.
109.
为了评估施工期高速公路隧道衬砌结构技术状况,文章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由目标层、因素层和指标层构成的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分析影响隧道衬砌结构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采用物元理论、模糊集合论和信息熵理论,构建熵权模糊物元评估模型.工程实例应用结果表明,交工前隧道结构技术状况为IA,衬砌破损程度等级为一般;衬砌裂缝和衬砌背后空洞是影响评估结果的最主要因素.研究认为:该评估方法考虑了指标因子的不确定性,将主观权重与客观权重相结合,避免了传统评判方法中的主观随意性,所得结果更加符合客观实际. 相似文献
110.
本文结合济晋高速隧道监控量测的实践,提出了使用位移变化率和地质与支护信息相结合来判断围岩稳定性和指导施工的方法,介绍了周边位移量测信息和地质与支护信息在变更围岩级别、改变施工方法、预报塌方等险情和确定二次支护时机等四个方面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