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篇
综合类   3篇
水路运输   6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水深对潮流能电站载体水动力系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三维线性势流理论和源汇分布法研究潮流能电站载体的辐射问题,对不同水深下载体的附加质量和附加阻尼进行数值计算。计算结果表明,3个水平面运动(横荡、纵荡和首摇)附加质量随水深增大变化较为平缓,而3个垂向运动(垂荡、横摇和纵摇)附加质量随水深变化显著。载体的6个运动附加阻尼都随水深增加而增加,且波浪周期在4~9 s时增幅较大。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海洋石油开发事业相关装备产业快速升级,三用工作船作为海上油气平台作业必不可少的辅助船舶,发展迅速,需求量非常多,其船型优化也成为当前船舶设计中的热门研究问题。文中根据C FD的船型优化基本原理对现有三用工作船进行船体线型优化,比较优化前后船体阻力性能的区别,并用试验方法加以验证,从而达到优化船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孙风景  谢永和 《船舶工程》2014,36(S1):26-28
摘 要:利用MSC/Nastran软件对吊臂结构在4种工况下进行了强度有限元分析,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校核。文中介绍了载荷的计算方法和约束条件的施加方法。通过有限元分析得到的结论对同类型吊臂结构的设计和强度分析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计算结果表明该吊臂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符合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4.
压缩式垃圾车的液压系统及电磁阀微电脑控制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后装压缩式垃圾车的液压系统及电磁阀微电脑控制系统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以某打桩船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桩架与其支撑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并对其在打桩和起重等4种工况状态下的结构强度进行有限元分析,绘制成应力曲线、起重特性曲线,结果表明该打桩船桩架结构设计合理,其应力满足中国船级社入级要求,桩架底部的象鼻等支撑结构也具有足够的强度.  相似文献   
16.
双轴加载下船底纵骨疲劳寿命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实尺度制作了疲劳试验的试件,对45000DWT江海直达散货船船底纵骨与水密及非水密实肋板连接处进行了双轴恒幅循环载荷下的疲劳试验,记录了热点处的疲劳裂纹扩展长度和对应循环次数,获得船底纵骨疲劳特性;根据不同节点处裂纹萌生和扩展情况,得出非水密节点处是疲劳危险处;用动态应变仪记录热点处的应变,根据新版《船体结构疲劳强度指南》中的热点应力法计算热点应力,用试验数据拟合了一条S-N曲线,与指南提供的D曲线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D曲线的合理性。同时用MSC.Patran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选取2007版《船体结构疲劳强度指南》中名义应力法对应结构形式的F曲线,用MSC.fatigue模块计算了相应节点的总疲劳寿命,将有限元结果和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热点应力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李刚强  赵艳艳  谢永和 《船舶》2011,22(3):56-58
锚机有限元分析过程中,螺栓分点力加载过程非常复杂。采用MSC.Patran二次开发语言PCL进行编程,生成锚机有限元分析系统,实现了螺栓分布力的自动加载,开发有限元后处理系统界面,大大提高了螺栓加载效率。  相似文献   
18.
结合浙江海洋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情况,探讨如何有效的开展学生科研训练,切实培养创新人才.实践证明,开展大学生科研训练,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有效形式和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液舱晃荡是复杂的流固耦合现象.液舱晃荡不仅会影响船舶的稳性,而且会冲击液舱壁面产生巨大的砰击力,对船体结构产生局部破坏,导致液货泄露甚至船体倾覆.论文基于改进的移动粒子半隐式方法建立液舱晃荡的数值模型,通过计算结果和试验的比较,验证数值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之上,探究不同高度和长度的水平挡板在改善液舱晃荡现象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文章运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7800PCTC在柔性设计理念下的模型,并进行迎浪航行状态下各装载工况的强度分析.得到了船体计算应力以及热点分布,讨论了在柔性设计理念下该船型的一些共性结论.通过对不同装载状态下,船体强度差异化的比较,获得了船体非满载时,装载方式的更优选项.以望能改进滚装船的设计理念,指导装载,并在更大程度上保障该船型的安全性经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